
今年春節旅遊界的寵兒,當屬新加坡了。這一次人們對花園城市的評價很一致:擠爆了,變貴了!
新加坡免簽政策生效僅僅三天時間,從上海浦東口岸往來新加坡的人數就超過了1萬人。浦東機場口岸數據顯示,新加坡出境游熱度已從去年的前8提升至今年的前3位。
新加坡好不好玩?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論,但是新加坡人多,這是每個人想帶上的話題tag。打開社交網絡一看,這熱鬧場面堪比國內春運。濱海灣花園的訪客人數,在今年春節期間達到同期的整整一倍多;聖淘沙的海洋館表演開場前30分鐘,就已經全座無虛席;在金沙商場裡上個洗手間都要排一小時的隊……

今年新加坡還尤其貴。原本它就連續9年被評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今年有了免簽政策的加持,它的物價更是飛漲,相比較四年前的物價,已經翻了一倍還多。據春節前往的旅客說,花費1000人民幣只能住在窮鄉僻壤的酒店,去一個稍微體面些的普通餐廳吃一頓動廄人均400元。而便利店的可樂將近20塊一聽,一罐啤酒30來塊,連礦泉水也要10來塊一瓶。大家直呼:玩不起了!

所以人們調侃道,第一批去新加坡旅遊的中產,站在了破產邊緣。但這與日俱增的數據告訴我們,中產沒有停下腳步。哪怕每天花上百來塊在喝水上面,中產還是心甘情願。

為什麼新加坡對中產有著致命吸引力?原因很多。光是從新加坡多元前衛的人文藝術氛圍、豐富繁盛的島嶼自然景觀和煙火濃郁的創意街頭文化之中,就能窺探一二。
人文藝術
新加坡藝術文化濃厚。就在剛剛過去的1月,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SG在新加坡盛大開幕。當地的國家藝術委員會(National Arts Council,NAC)一直以來都提供大量經費,支持藝術文化發展。公共撥款支持藝術家發展事業,資助國內的文化措施和藝術展覽,包括2006年舉行的首屆新加坡雙年展,2008年政府資助成立新加坡藝術學院,2013年推出新加坡藝術周,2015年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落成開館。為大家推薦幾個我們去過的藝術場所,先一睹為快吧。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國家美術館由政府⼤廈和前⾼等法院改建⽽成,流露出歷史的厚重韻味,同時,它⼜開啟了新的藝術圖景——以收藏新加坡及東南亞的畫作為主,展現新加坡⽂藝領域的多元視⻆。
新加坡當代藝術協會

位於私⼈藝術機構拉薩爾藝術學院之內,這個空間占地1500平⽶,展出⼤型新⽣代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以及裝置藝術等,學術氛圍濃。如果對新加坡正在發⽣的實驗藝術感興趣,這⾥更是⼀個不可錯過的參觀之處。
吉爾曼軍營藝術區

吉爾曼軍營藝術區 (Gillman Barracks) 建於1936年,⼆戰期間,這座軍營及周邊地區成為新加坡陷落之前,奮勇對抗到最後的戰場之⼀。軍營在紛飛戰⽕中得以倖存。2012年9⽉,經過⼀輪翻修後,吉爾曼軍營變身為聚集眾多國際藝術畫廊的藝術中⼼,加上其他藝術相關業者也相繼⼊駐,這⾥逐漸成為了新加坡的當代藝術天地。
濱海藝術中心

濱海藝術中⼼的建築外觀仿佛新加坡⼈最愛的⼀種熱帶⽔果「榴槤」。這⾥設有1600個座位的⾳樂廳和 2000個座位的劇院,以及多個較私密的⼩型表演廳;曾有多項備受國際矚⽬的演出與活動在這⾥舉⾏,其中包括經典⾳樂劇《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演出。風景如畫的濱海灣畔,璀璨亮麗的新加坡國家藝術殿堂,世界級⽔準的精彩好戲與藝術演出,是值得⼀去的藝術景觀點。
海島自然
新加坡是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自然景觀豐盛。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新加坡的綠化面積有5700多公頃,綠地率超過50%,綠化覆蓋率達到7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2.6平方米。行走在綠植海岸之間,仿佛可以探尋到自然與⼈類邊界。
聖淘沙

聖淘沙,在馬來語中是「寧靜」的意思。這⽚島嶼也正如新加坡⼈⼼⽬中的寧靜之地。島上漫布著⼤⼩不⼀的⼭巒、湖泊、瀑布和河流,還遺留著⼀些⼆戰時期留下來的西羅索炮台。在這⾥徜徉,感受新加坡的新舊交匯,⾃然與⼈⽂的交匯。
花柏山

沿著大概10公里的山脊小徑穿越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意世界,這裡的樂趣屬於徒步愛好者和騎行發燒友。此外,亨德森波浪橋猶如這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它也是新加坡高空橋樑的代表。站在橋上,360°的全景讓人們猶如擁抱了整個城市。
濱海灣花園

濱海灣花園是新加坡建成為「花園城市」其中的⼀個重要項⽬。它於2012年落成,擁有中央花園、東花園和南花園,另外還有植物冷室、雲霧林等主題區域,堪⽐進⼊了⼀個迷你型植物世界,讓⼈感受到濃厚的⾃然⽓息。
街頭美學
新加坡的街頭,藏著當地煙⽕⼈間。年輕創作者和經營者們投身社區藝術,展現海島特有的街頭美學,多元的身份背景也讓他們碰撞出了無數火花。從這些地方離去,也不會忘記那些充滿活力的靈魂。
哈芝巷

充滿藝術⽓息的街區,聚集著⼩眾的vintage店,咖啡廳,甜品店……不遠處還有⼀座新加坡最古⽼的清真寺之⼀,蘇丹回教堂。周圍散發著濃郁的異域風情,在聚集於此的⼩店⾥,可以搜尋到⾹⽔,燈具,服裝,地毯等等各類物件,它們⽆⼀不在訴說背後的藝術靈感源泉。
中峇魯

中峇魯,是新加坡最古⽼的住宅區之⼀,如今已經成為時尚咖啡廳和獨⽴商店的代名詞。⽆論是藝術書店(⽐如BooksActually),還是咖啡專營店(Forty Hands、Tiong Bahru
Bakery),時髦的⽓息在這⾥流淌,與1930年代摩登流線型的⽼建築群碰撞出⽕花。
⽜車水

⽜車⽔,交織著⽣活與藝術⽓息的地⽅。在這⾥漫步,轉⻆就會撞見「李⼩龍」,下⼀秒則偶遇⼆次元動畫⾥的經典形象「柯南」。街道上⽆處不在散發著熱鬧的煙⽕⽓,匯聚了⼩吃店,民居,精品商鋪,寺廟,唐⼈街上的點點滴滴……最重要的是還有來⾃各個藝術家繪製的壁畫,堪⽐⼀個微縮的⼤千世界。
⼩印度

新加坡最為五彩繽紛的區域,也是移民⽂化聚集地的代表之⼀。在這⾥,可以探尋到最熱鬧、最古⽼的維拉瑪卡⾥雅曼興都廟,結合了歐式和中式建築風格的陳東齡故居,1979年就被列為國家遺蹟的阿都卡夫回教堂,能淘到原汁原味印度風格物件的⼩印度拱廊、⽵腳中⼼……堪稱多重⽂化的匯聚之地。
歷史悠久的綠化措施以人為本,蒸蒸日上的人文藝術氛圍感染著公民精神,充滿活力的創意溢滿了城市的角落。在遊客的眼中,這裡寸土寸金,但它貴得有理。
作為全球人口密度第二的新加坡,這裡不缺充滿未來感的建築,沒有歷史的負擔,這座城市在天際線上,將繼續盡情展示自己的富有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