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莉明(右):新加坡並不禁止所有人工智慧生成內容,而只是針對那些涉及候選人,以及涉及候選人被描繪的言行的內容。(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與他國有別,新加坡立法管制候選人人工智慧生成內容。
新加坡在本周通過的《選舉(維護網絡廣告誠信)法案》採取更具針對性的做法,管制的是候選人的人工智慧生成內容,而不是和一些國家一樣,在選舉期間較大範圍地禁止所有人工智慧生成內容。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於前日(17日),在第九屆新加坡國際網絡周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今年世界一半人口已經或即將經歷選舉,在印度、韓國和印尼的選舉期間,選舉相關的深偽內容激增十幾倍;因此選舉期間的網安議題在國際網絡周期間,受到各國代表高度關注。
新加坡國際網絡周於本月14日開幕,彙集超過90個國家區域的1萬3000多名代表,包括來自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的參與者,以及多國部長級官員。
本屆活動期間,新加坡正好在15日當天的國會中通過《選舉(維護網絡廣告誠信)法案》,修訂後的法律禁止任何人散播內容由數碼生成或經數碼竄改的網絡選舉廣告,這類廣告描繪候選人說著或做著一些他們實際上沒說或做過的事情。
楊莉明:就人工智慧生成內容 我國采更針對性做法
楊莉明說,新加坡的做法和其他國家相近,但不相同。她舉韓國和巴西的相關條例指出,新加坡並不禁止所有人工智慧生成內容,而只是針對那些涉及候選人,以及涉及候選人被描繪的言行的內容。
「在大多其他案例中,已經採用的做法是更大範圍地禁止所有非真實的內容,以及所有人工智慧生成內容,而新加坡採取更針對性的做法。」
新加坡和多國夥伴在新加坡國際網絡周期間宣布系列致力加強網安的新舉措,包括啟動東協區域電腦緊急反應小組(ASEAN Regional CERT)的實體設施。
新加坡網絡安全局也宣布推出人工智慧系統安全指南和夥伴指南,助企業以安全的方式採用人工智慧。
在地緣政治持續博弈的背景下,跨境網安合作面對較大的阻力。楊莉明強調,新加坡國際網絡致力為各國夥伴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共同尋找可合作的領域,也促進各方之間艱難的對話。
她說,各國面對的挑戰在於,他們不知道其他國家計劃採取什麼措施,在這種各方網絡生態系統都缺透明的情況下,各國自然地提高安全戒備,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新加坡國際網絡周尋求至少能為各方提供見面和對話的平台,促進各方之間坦誠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