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留學現狀
美國國務院公布的一份年度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留學生來美的人數有所減少,但是在所有美國國際學生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數目仍然超過世界上所有其它國家。
報道稱,來自中國的學生入學人數仍呈下降趨勢。中國留學生的入學率在2021-22學年繼續下降,總體上又下降了9%,其中本科生下降了13%。 報道也稱,即便如此,中國仍然是美國高等院校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國。排名第二的印度,赴美學生的人數增長了19%,慢慢縮小了與中國學生人數的差距。

2022年門戶開放報告顯示,中國留學生2021-2022學年的總數為29萬零86人,相比之下在2020-2021學年為31萬7299人,占國際學生總數的30.6%。
美國各高校和機構在重振中國留學生招生方面面臨的一個重要障礙是,由於清零政策的限制。
02 留學新加坡
受訪的國際學校和私立學府反映,新加坡妥善管理疫情的做法受到國際學生的認可,這也是他們赴新求學的首要因素。多數學校整體的收生人數在疫情期間保持平穩,國際學生的申請者不減反增。
截至發稿時,跌幅收窄至6%,當日市值已蒸發超4400億元人民幣,最新市值約為7萬億人民幣。
從海外到新加坡求學的學生開始回流,不少國際學校和私立學府錄取的國際學生,尤其中國學生的人數有所增加。其中,有不少中國家長因考慮到現在孩子們所面臨的壓力,而決定把孩子送出國念書,新加坡因此成為留學的熱門地點。
教育部受詢時透露,截至今年7月,本地的學生准證持有者從去年同期的5萬5100人增至約5萬9200人。這些學生准證持有者包括在教育部學校、高等教育學府,以及私校就讀的外籍學生。
受訪的國際學校和私立學府反映,多數學校整體的收生人數在疫情期間保持平穩,國際學生的申請者不減反增。
#新加坡
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2021年錄取的國際學生比2020年增加超過10%。由於能有效管控疫情,以及本地和多個國家的邊境已開放,校方預計今年的國際學生,尤其是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和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學生將增加5%至10%。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分校去年新生人數比預期多5%,校方共錄取4049名學生,其中79%是海外學生。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分校去年新生人數比預期多5%,校方共錄取4049名學生,其中79%是海外學生。
Kaplan新加坡表示,過去三年,每年入學的國際學生人數平均為約6000人。隨著疫情改善,整體國際學生人數會繼續增加,而中國學生已有增加的趨勢,其他亞洲國家學生則略微減少。

英華國際學校每年錄取1100名學生,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占51%至55%。與2018年同期相比,今年的香港學生入學申請數量是2018年同期的兩倍。今年7月,來自中國的申請者也增加了50%。這些申請者的父母向學校反映,他們因為對中國和香港處理疫情的做法感到擔憂,而選擇到本地求學。
去年申請到新加坡的國際學生比前年增加近20%,單是中國的學生就增加了兩成。
新加坡目前在亞洲已是中國中產家庭和富裕家庭讓孩子留學的首選國家之一。隨著中國教育政策的改革,如「雙減」政策和中考分流改革,更多家庭也選擇將孩子送往新加坡接受國際化的教育。

Education

在中考分流改革下,中國初中畢業生中約一半的學生有機會讀普通高中,其餘只能選擇報讀職業或技術學校。去年落實的「雙減」政策,則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這些改革讓一些中國家庭對孩子升學的情況感到更焦慮,擔心他們未來無法進入頂尖學府,所以更早把孩子送來新加坡就讀,避開高競爭的升學壓力。
新加坡的教育資源相對較為平均,還有私立教育學府和國際學校作為補充,這些父母也負擔得起本地學校的學費。

國際學生錄取比例整體保持平穩,在中小學和初級學院學生中,國際學生占少於5%、自主大學和理工學院有不到一成的外籍學生,在包括國際學校在內的私立教育學府,每兩人中有約一人是國際學生。
在最新公布的「最佳留學城市排行榜」中,倫敦連續四年登上榜首。新加坡在城市吸引力和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指數上表現出色,晉級四個名次,在140個城市中排第13名。
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發布的「2023年最佳留學城市排行榜」採用六項評估指標:城市吸引力、城市的大學排名、大學國際學生比例、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求學費用負擔,以及留學生觀感,來評估全球城市是否適合留學生求學與生活。
新加坡在城市吸引力和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這兩項指標的表現不俗。城市吸引力以學生對城市安全和宜居等意見為指標,新加坡在城市吸引力指標方面再次排名第五。此外,新加坡在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指標上表現非常出色,上升了13個名次,排名第16名。
「新加坡能為在讀生和畢業生提供獨特的機會,並且是一個非凡的高等教育樞紐和充滿活力的城市。」
不光是大學,低齡兒童到新加坡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接受雙語教育。掌握雙語就意味著能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要是考慮要去國外生活,語言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到新加坡的留學生不僅能接受雙語教育,還能接觸多元的文化。學校也會教導孩子使用高階思維解決問題,訓練他們全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03 家長該如何為孩子規劃留學?
首先是學費,這取決於家長所選擇的學校,如果他們選擇的是私立學校,費用可能會比較昂貴。除了學費還有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以及與其他學生交流的費用。如果家長能把這些費用歸納起來,好好計劃,他們就能更加放心把孩子送出國。
截至發稿時,跌幅收窄至6%,當日市值已蒸發超4400億元人民幣,最新市值約為7萬億人民幣。
若孩子隻身一人前去留學,在孩子離家之前需要先訓練孩子的生活技能和獨立生活能力。

不僅是學生需要做足準備,家長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控制思念孩子的情感,孩子不在身邊時不要過多擔憂,否則將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以實際角度出發,不同階段的孩子來新加坡留學也要做不同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