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加坡全景」單元將推出26部本地作品,本土天王李國煌竟在《芽籠》(Geylang)演龜公!
第33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今年11月24日至12月4日舉行,電影節昨午舉行記者會,宣布」新加坡全景」單元將推出26部作品,當中包括李國煌當「龜公」的《芽籠》(Geylang)等三部長片。
由mm2娛樂製作、梁志強監製、新加坡導演鄺子君所導的《芽籠》,講述一個妓女、一個龜公(李國煌飾)、一個流氓、一個醫生和一個政客,他們的命運某晚在芽籠交錯。

李國煌在《芽籠》中演當「龜公」。(取自網絡)
妓女的腎被割,政客被人勒索,看似無關的事件,背後卻環環相扣。
武術指導馮推守為電影精心設計動作戲,入圍了本屆金馬獎的「最佳動作設計」,如今影片又獲得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青睞做世界首映,著實讓影片增光。
鄺子君透露,李國煌拍攝時,腰部舊傷發作,不過堅持不用替身而親自上陣,很專業。
電影節主席兼新加坡導演巫俊鋒說,今年電影節全面回歸,將放映來自5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01部電影。
除了《芽籠》,另兩部長片是新加坡知名視覺藝術家汪春龍和攝影師張時薰聯導的《缺席的微笑》(Absent Smile)、安舒爾蒂瓦里的《死後的生活》(Before Life After Death)。
本地短片包括艾拉雷德爾導的《七步詩》(The Seven Step Verse)等。
《看著我》因被列為禁片
由新加坡導演郭智軒(43歲)執導的電影《看著我》因被列為禁片,無法公開售票,換言之,民眾沒機會看到。
《看著我》是郭智軒執導的第二部電影,講述主角因一名牧師在教會公開反對同性戀而感到不滿,之後在社交媒體平台發布視頻批評對方,甚至計劃展開報復行動。影片也描述牧師與他人發生不符合宗教教義的性行為。

《看著我》因被列為禁片,將無法公開售票。(取自網絡)
媒體早前報道,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指出,這部電影不僅詆毀宗教,也有可能在新加坡多元宗教和種族社會引起仇恨和分歧,超過了電影分級的範圍,因此禁止公映或發行。
當局也徵詢了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和內政部的意見,它們都贊同這項決定。
郭智軒和製作團隊過後通過律師發表聲明,對資媒局的決定表示失望,團隊會提出上訴,請當局重新考慮。
聲明指出,這部電影是虛構作品,團隊希望通過電影娛樂觀眾,並引起更多有關新加坡重要社會課題的討論。
電影節執行總監謝艾米莉珍透露,雖然電影節的宣傳片單上依然可以看到《看著我》,不過《看著我》不會放映,電影節尊重資媒局的決定。
新設」高度」和」地平線」單元
為期11天的電影節創立了新的單元」高度」(Altitude)和」地平線」(Horizon),以反映出電影節不斷向全面和包容的方向轉變。
「高度」單元放映的片子包括韓國知名電影人洪尚秀的第27部作品《小說家的電影》(The Novelist’s Film),刻畫一名小說家與一名年輕女演員的親密關係導致了一次電影的合作。
影片以微妙而深刻的方式探索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獲得柏林銀熊評審團大獎。
《無熊》(No Bears)由伊朗名導賈法帕納西執導,電影以其對伊朗生活的人文視角而聞名。
儘管自2010年以來,他被禁離開伊朗,禁止拍攝電影,但他仍繼續想方設法創作出新穎且具意義的電影。
西班牙導演卡拉西蒙所導的《阿爾卡拉斯》(Alcarras)獲今年柏林金熊獎,也是該電影節第一部獲此殊榮的加泰羅尼亞語電影。
「地平線」放映作品包括中國青年導演張文倩的《五口之家》,也是此得獎片在亞洲的首映。
導演把鏡頭對準一戶五口之家在一間120平方米的房子裡生活,分隔的家庭空間組建起他們的日常,同時也讓他們墜入到各自獨立的世界。
在不同的世界中,他們談論著過去,試探著將來。在重複的欣喜與嘆息之間,一道裂痕正在生長。
開幕片首次採用中亞電影
電影節開幕片是哈薩克導演阿迪爾汗葉爾茲的《襲擊》(Assault),也是電影節首次採用來自中亞的電影為開幕片。
電影節將在多個戲院舉辦,包括「Projector X: Picturehouse」與嘉華獅城大廈等,門票從11月2日中午開始銷售,民眾可透過電影節網址(www.sgiff.com)查詢詳情與購票。
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