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目前正在對直接收生計劃(DSA)進行全面審視,其核心關注點在於擴大學生的發展機遇、提升選拔過程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以及認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學生的潛能,從而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平等地參與到這一計劃中來。在DSA的評估過程中,學校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但教育部旨在提升甄選流程,確保其遵循透明、客觀、包容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圖源:MOE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明確表示,教育部的宗旨是保障學校能夠為通過直接收生以及其他途徑錄取的學生提供有意義的發展機會,這些機會不僅限於學校課程和課外活動,還包括對學生在學術追求上的支持。
DSA旨在為學生提供公開透明的升學機會
新加坡教育部自2004年起實施了直接招生計劃,作為中學和初級學院招生的一個途徑,該計劃為學生提供了憑藉學術成績之外的才藝和成就獲得進入一流學校學習的機會。這不僅肯定了學生的努力,也為學校開闢了多種渠道,以便吸引具有獨特才能的學生。

圖源:CNA
陳振聲強調,DSA計劃應當對所有學生開放,不論其成長背景如何,都應當得到平等的認可。這種認可不僅僅基於學生的現有表現,更重要的是在於他們在特定領域的潛在能力。陳振聲指出,DSA的目的是發掘和培養學生的潛力,而不是僅僅基於他們的出身或家庭條件。
在談及是否應為低收入學生預留名額的問題時,陳振聲明確表示,當局將謹慎避免採取此類措施,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與基於學生潛力和表現的原則相衝突。他透露,在過去五年中,通過DSA被中學錄取的本地學生中,大約有6%是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或自主學校助學金的受益者。這些學生的家庭月總收入不超過3000元,或人均月收入不超過750元。
貧窮家庭將擁有更多教育機會
在過去的五年里,大約6%的本地學生通過直接錄取計劃進入中學,這些學生得益於教育部的經濟援助計劃或是獨立學校的助學金。這些受助學生的家庭月收入限制在3000元以下,或者家庭成員的平均月收入不超過750元。同時,該計劃也為其他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子女提供了入學機會,這包括那些獲得學校經濟援助和「提升」獎學金的學生。

圖源:FACEBOOK
陳振聲提到,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確實能夠為孩子創造更多機遇,因此,在招生過程中,教育部門會考慮到學生所面臨的機會不平等問題。在評定學生的潛能時,不應單看他們的當前成績,更要看重他們未來的發展潛力,還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社會經濟背景。
未來,政府將繼續向學校提供指導,在學校組建團隊時,將更加注重學生的發展,而不應僅僅依賴選拔出的學生來提升學校團隊的表現。新加坡教育部重審DSA計劃,不僅是對其未來方向的指引,也是對新加坡教育體系的承諾,即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公平和包容的環境中成長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