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家庭一談到新加坡,就會想到:教育先進、環境優美,治安好,法律健全,雙語環境,生活沒有太大隔閡等這些對於亞洲人得天獨厚的優勢。新加坡也成為家長們送孩子留學的首選地!在新加坡,國際學校種類繁多,不同的國際學校各有特色,對於有意入學新加坡國際學校的家長來說,選擇一所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至關重要。那麼,今天就為家長推薦幾所,新加坡性價比高的國際學校!
環球印度國際學校
新加坡環球印度國際學校(簡稱GIIS),位於新加坡,開辦於2002年。為3歲至17歲的學生提供幼稚園至高中的教育。學前教育模式採用蒙特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小學至高中的學制就比較多元,可選擇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員會考試製、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考試或國際中學會考。

GIIS如今已在7個國家留下足跡,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1間分校,招收了來自70多個國家的15000多名學生。
學費收取
GIIS學費非常親民 ,普通家庭也能承擔。很多家長認為,學術成績這麼好的學校學費應該不低吧,但GIIS就難能可貴在這裡!不僅學術成績好,學費性價比還很高!學費只有許多歐美國際學校的一半,但校園硬體設施與教育環境卻絲毫不遜色。在普遍每年學費4萬-5萬新左右的新加坡,GIIS每年只需2萬新左右的學費。除了一次性支付的註冊費之外,GIIS的學費每年按學期分三筆交。
壹世界國際學校
壹世界在2008年成立了第一所位於新加坡的校區。並在2015年被環球學院基金會(Global Schools Foundation)收購,後擴建至新加坡南洋校區,東海岸校區,為3-18歲之間的學生提供從幼兒園至12年級的教育課程,在新加坡、日本東京各有校區。擁有世界一流師資團隊,通過十多個學生一班的超小班精英教學,不僅追求學術上的卓越成績,也致力於將學生培養為獨立自主、樂於探索、有同理心、善於思考的優秀的終身學習者及領導者。

在新加坡這樣一個大熔爐般的城市國家,很難找到比國際學校更能體現多元文化的載體了。
新加坡的兩所校區招收了來自70多個國家的1300多名學生,融合了各種各樣的語言、種族和文化資源。比如,南洋校區的學生國籍設定了30%的上限,以確保校區學生國籍的多樣性。
在多樣化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有更好的適應能力,更有能力應對具有挑戰性的情況,更願意接受新的體驗,拓展視野,走向成功,學生更是對不同的文化有高度的尊重。學生每天都生活在如此多元化的環境中,完全習慣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學習。他們有機會向同伴學習,成長為有文化尊重的個體。
OWIS是全球學校基金會(GSF)的成員,這是一個新加坡的基金會,其網絡遍布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日本、印度和阿聯的20所學校。OWIS強調包容、協作、創新、幫助他人,尊重每個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主張孩子間進行互動溝通、友善關愛。
學費收取
申請費: S$1091 (不含稅)
註冊費:S$1091 (不含稅)
學費/年(不含稅):
幼兒園-6年級:S$18,564
1-5年級(雙語):S$19,929
7-12年級:S$21,342
米德爾頓國際學校
新加坡米德爾頓國際學校隸屬於伊頓(EtonHouse)國際教育集團,旨在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國際課程。米德爾頓的學費相對較低,使更多想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的家長可以負擔得起。

米德爾頓國際學校共有兩個校區,分別位於中部的武吉知馬上段(Upper Bukit Timah)和東部的淡濱尼(Tampines)。兩個校區環境優美,都配備設備齊全的大型教室,資源豐富的圖書館,表演藝術工作室,多功能室內操場,科學實驗室等。
米德爾頓的目標是培養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富有同情心,負責任和積極的學生。米德爾頓的座右銘是「學習,創新和服務」,即積極吸引學生,以他們的知識,技能和理解為基礎,並發展正確的性格,擁有為自己,社區和世界服務的新思想,成為全球公民。
新加坡NPS國際學校
NPS國際學校成立於2008年,是為了迎合新興的國際需求的迅速全球化的教育場景中的高質量教育而成立。NPS是一所積極培養社區意識和責任感的學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特彆強調全球和地方主題,促進文化敏感性。NPS學校群有超過40年的教育經驗,也培養了許多畢業生進入世界名校。NPS因為常年優秀的IB考試成績被譽為世界名校的搖籃。其學生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童年環境。印度人、澳大利亞人、美國人、英國人、馬來西亞人、比利時人、日本人、泰國人、加拿大人、新加坡人和紐西蘭人構成了學生群體的核心。

學費收取
申請費: S$3,770
設施費:S$ 840-S$ 1440
學生活動費:S$200-S$400
IB資料費:S$2,400
學費/年:託兒所1/蒙特梭利1-Grade 12 (IB)-:$16,200---$27,600
為了適應國家在不同階段教育發展的戰略定位,新加坡在教學上推出了一些舉足輕重的改革,緊緊抓住教學這一關鍵環節,直指核心——學生的學習。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出要對教育進行變革,做到「教師少教一點,讓學生多學一點」以來,新加坡在教學方面秉持和踐行的都是「少教多學」。

少教多學是呼籲教師讓學生真正沉浸到學習中,為他們的未來做準備,學習更強調從經歷中發現,強調個性化教學,學習終身受用的技能,通過創新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塑造學生的性格,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課程中的項目之外,還有許多專門的課外活動供學生選擇。基本知識的傳授也非常靈活,不只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更加注重對知識的理解。
在目前的疫情過後,一些中國父母想必會重新考慮送自己孩子出國留學的計劃。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去到一個安全、高效管理的國家求學,不妨考慮一下新加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