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加坡是美食天堂。
不論初來乍到還是二刷打卡,你都會不斷的被本地各種美食攻略攻陷。
但我保證你吃到的,都是入門級的。
現代人總是會被各社交平台帶歪,到頭來卻被狠狠教育。
你看到「國民美食「這四個字就不由得腎上腺飆升,興沖沖的奔向那些聽起來哇塞吃起來嗯哼的」代表性「美食打卡,留下一堆皮下脂肪之後,還要修圖發圈,自以為get 到了真傳。
此時,真正的老饕,早已穿街走巷熟門熟路的在燈光昏暗的后街巷子裡坐下,抬手示意老闆給來上一盤你這輩子都想不到的食材烹制的本地美食。

Credit to:icaiwei
Pig Fallopian tube, 生腸,說人話就是豬的輸卵管。
我知道這幾個字可能引起不適,但第一次嘗試這個食材時,你多半是在未知的狀態下。
N多年前初來乍到,本地的小夥伴說:我帶你去嘗嘗新加坡的特色美食,還合時宜的眨了眨眼。
我心想,特色美食?無非就是各種咖喱各種彩色天然植物做的南洋花色,嘗嘗就嘗嘗,畢竟咱也在杜拜被尊為上賓,在眾人殷勤笑臉下直著脖子吞下過牛眼。
通常對於極端食材,我腦補它的成品都不會吸引人,心想到時候看不下去就臨陣退縮。
結果當這一盤冒著姜蔥香氣的成品出現在桌上的時候,我笑了,就這?
無非就是鵝腸鴨腸之流,大連的海腸都是家常便飯,還怕這個?

夾起一筷子放進嘴裡,正打算對爽脆的腸表示讚賞時,被告知了這個食材的真正來源。
那一瞬間,頓時覺得全身的血液都衝上腦門,吃在嘴裡的那一截,不知道是該咽下去還是吐出來。
回想起小夥伴之前那神秘的表情,這特麼也太上頭了!
但考慮到日後的友誼,硬著頭皮咽下去,別說,還真不錯。
香脆爽滑,經過喉頭時也不排斥,竟然有了再吃一口的衝動。

原以為在新加坡這麼發達的地方,這等食材必須在巷子裡面才找得到,不曾想看起來這麼老實的地方,這麼野的食材竟然隨處可見。
而這道爆炒生腸就像神秘的通關密碼,共同吃過生腸,就是自己人了。
看來在本地,是不是一路人,其實並不都是由吃榴槤來決定。
蝦米炒生腸,才是不需要確認眼神就找到同類的不二法門。

本地還有另一個堪稱是跟生腸絕配的食材,不但路子更野玩兒的更高端, 還有個洋氣的名字- Shirako
(前方高能畫面可能引起不適)

官方的說法叫白子Milt ,魚類的精巢,也就是魚的睪丸,主要來自河豚和鱈魚。
這玩意兒在日本被票選為三大難以下咽食材之首,但因為蛋白質豐富,被捧為上賓。
即使在坡里,也只在日料館子裡見得到。

在不知道它的真面目之前,你會被那黃油一般入口即化的口感而傾倒。
而一旦被告知,無數男性朋友的眼淚就會從嘴角流出。

每年十月,烤的流油的白子就會如期而至,咬下去的那一瞬間,誰還去溯源?
只有那綿密細膩的口感,成為剎那永恆。

不需要跑到廣州去食生腸,也不必專程飛去日本等白子,這些不可描述的食材,就在新加坡的街頭巷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