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往往在因自己志趣或是家長的鼓勵下,決定離鄉到國外讀書。這時候,申請學校就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了。
打算申請碩士課程,然而當聽到GPA時,大多的同學都還是不清楚這是什麼樣的備審資料。

GPA (Great Point Average),就是指你的大學在校成績,分數介於0.0-4.0之間。排名較前的學校,對於國際學生的GPA要求,幾乎都會在3.0以上。
一般說來,GPA可能代表幾件事情:
1)在學習或學術上的潛力;
2)學習態度;
3)學業上的底子是否紮實,特別是學術型、研究取向的學科很重視。
言下之意,想申請碩士階段出國留學,同學們本科期間的在校成績十分重要。如果打混摸魚一個學期導致學業成績十分難看,屆時申請學校時連門檻都無法通過,那可就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在這裡跟各位同學分享一下GPA的計算方式:
一般說來,A的分數是90-100分:以此類推,B是良好,分數是80-90分;C是尚可,分數是70-80分;D是很差,分數是60-70分;F是不及格,分數低於60分。
在計算GPA時,A換算成4分、B換算成3分、C換算成2分、D換算成1分、F換算成0分。然後用換算出的分數乘上各科所修的學分數,然後將總和再除以全部的學分數。
比如,若有一門3個學分的科目,你得到A,那就是4x3等於12。另外一門2個學分的科目,你得到B,3x2等於6,總分是12+6=18除以總學分數3+2=5,18÷5=3.6,3.6就是你的GPA了。
再舉實例如下:
英文三學分,得分90,換算為A,即得4分,4×3=12;
歷史二學分,得分78,換算為C,即得2分,2×2=4;
物理四學分,得分80,換算為B,即得3分,3×4=12;
地理三學分,得分58,換算為F,即得0分,0×3=0;
總學分=3+2+4+3= 12學分;
GPA=(12+4+12+0)/12=2.33.
由於國內的大學院校大多不以GPA的方式呈現學生的在校成績,所以當同學接觸申請學校的時候就會覺得有點陌生。

至於GPA在留學申請上的重要性,有些學校很重視,不僅會嚴格的將該項成績設為絕對門檻,有些學校甚至很「心機」的,會要你只提出前兩學期的GPA,因為他們知道學生大一大二最愛玩,最愛翹課。
但是有些學校則只視為參考值。由於送審的資料其實很多,如果你自覺在GPA的表現上較不如人,那取得一個優異的托福,或是GRE成績也就格外重要。
但是在申請挑選上還是不應該眼高手低,有多少籌碼做多少事,免得最後申請都被駁回,徒勞無功喔!
Tips:GPA不高怎麼辦?
1. 充分利用學校的重修制度
儘量把80分以下的那些科目都重修一遍,換一個高的GPA。在重修課程之前和考試之前,要主動認識該科目老師,讓老師知道你對未來申請專業的熱情和專注,潛移默化中讓他支持你出國!
2.申請時注意
對於那些時間太短到來不及重修課程的同學,有沒有別的辦法彌補GPA呢?
解決方案一:儘量挑選最有利的推薦者來完成推薦信;
解決方案二:放大學術研究或實習經歷的優勢;
誤區:GPA高就盲目自信?
新加坡的學校更加注重個人綜合能力以及實踐經驗等等,還有個人特長等等,所以即便GPA高分,並不意味著你在招生官眼中就是最優秀的。

尤其研究生申請中,像MBA、金融等專業大都要求學生有實習或相關工作經驗等;工科一般要求有研究報告,實驗項目等等。
那麼新加坡留學研究生GPA要求是多少?
GPA的計算一般是將每門課程的績點乘以學分,加起來以後除以總的學分,得出平均分。中國中小學一般沒有GPA,但是各高等院校從1999年起開始採用GPA衡量在校學生成績,教育部並作出相關規定。中國高校的分數設置最常見的為五分制或四分制,具體的摺合方式視各個學校規定而有所不同。
新加坡公立大學研究生對GPA要求80分以上,以下例舉一兩所學校供學生參考。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GPA要求:均分80-8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生GPA要求:學生成績均分80分以上
新加坡私立大學研究生對GPA要求65-70分以上,以下例舉一兩所學校供學生參考。
新加坡P私立學院研究生GPA要求:平均分65-70分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