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委任和調換校長能為學校注入新的觀點,讓有經驗的校長分享享最佳實踐經驗,並讓校長有機會接受新挑戰,促進學校的發展。
---新加坡教育部
12月27日新加坡66所學校迎來了新任校長,並舉行了校長委任儀式,同時感謝九名退休校長的貢獻。
新任校長名單
初級學院

中學



小學




新任的66名校長中,有10人是首次擔任校長一職,其中最年輕的校長是38歲的卓穎瑉和鍾德財。卓穎瑉目前任幼兒培育署協作與項目組副主任,她將接管培道中學。鍾德財現任介民小學副校長,將升任校長。

教育部部長王乙康在委任儀式上演講,對卸任校長的突出成就致敬,感謝他們把畢生精力、思想和領導能力用於發展和塑造年輕人,並以此塑造新加坡的未來。
演講中也提到了未來教育工作計劃和改革措施。

終身學習
我們的孩子面臨著一個快速變化、技術先進和迅速發展的未來,任何人都無法完全把握或確定這個未來。學生最好的準備是了解並致力於發展他們的激情、才能和長處。教育系統必須為學生在離開學校系統後繼續保持好奇、學習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他們才能適應和繁榮未來。
我們為實現這一目標所做的努力被濃縮在「終生學習」的活動中。並且我們為實現這一目標,提出了2種觀點。
01 教育是一種促進力量
是把教育作為一種促進力量,增強學習的樂趣,並在學生中灌輸好奇心,這將使學生們終生受益。
把教育作為促進力量的主要推動力是擺脫對學業成績和評估的過度重視,通過應用和探究性學習活躍課堂。
兩項舉措
1、對2021年開始實施的PSLE評分系統進行了重大審查,並在學校中廣泛引入了應用學習。
2、減少學校的持續評估(CAs), 開發出不依賴CAs和考試評估學生和評估學習成果的方法,使學生對學習和教學更感興趣。
02 教育是一股振奮人心的力量
加強教育,使教育成為社會上一股令人振奮和融合的力量。針對於家庭條件好的學生集中在好學校、弱勢學生成績差的「不平等」教育問題,教育部也一直投入巨資,研究如何解決。
三項舉措
1、成立名為「提升學生生活和家庭」的跨部門工作小組,著手研究現有的支援項目並改進不足之處,通過專責小組,加強對學生的激勵支持,以及處理長期缺勤和輟學問題。
2、從2019年起,教育部要求所有中學至少20%的招生名額應面向非附屬學生。利用拓展訓練和一年一度的新加坡青年節,把不同背景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進行戶外學習或藝術表演,加強學生間的溝通合作。
3、自主學校擴大招生範圍,鼓勵符合資格的學生申請私立學校。住在組屋的學生中,有7.5%的人排名在PSLE前五分之一。這些學生有資格進入熱門中學,即使是那些入學標準最嚴格的學校。
增強獎學金
無論家庭背景如何,那些在PSLE考試中成績優異或有資格直接入學的學生都非常有機會進入一所受歡迎的學校學習。對於自主學校的高昂學費,教育部也將在2019年通過增加獎學金、助學金,降低入學障礙。
助學金
提高自主學校低收入學生的助學金。
對於家庭總收入不超過2750新元或人均收入不超過690新元的學生,0學費。
對於每月家庭總收入在4000新元到6900新元之間的學生,支付政府和政府資助學校學費的1.5倍,也就是每年450新元左右。

自主學校教育儲蓄獎學金(ESIS)
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成績優異表現良好,也有資格獲得獎學金,這筆獎學金可以支付剩餘的費用。
自主學校提升(UPLIFT)獎學金
這項獎學金將作為自主學校助學金的補充,每年800新元的現金獎勵,以幫助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支付費用。
本獎學金將提供給家庭總月入不超過2750元的學生,他們可以是ESIS獎學金得主,或是通過直接收生計劃獲自主學校錄取者。
通過這些額外的財政援助,所有學生,無論家庭收入或背景如何,都可以而且應該渴望在自己選擇的學校接受教育,而不必擔心教育成本。
教育部也期待與66位新校長密切合作,從新任校長的經驗中學習,並對教育制度作出必要的調整,以適應當今社會的挑戰和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