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出於對孩子的關心,才讓他們參加補習」。教育部長王乙康表示,政府無意禁止補習,但家長仍有後退的餘地,給予孩子更多空間去探索和玩樂。
教育部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在未來三年逐步取消中、小學部分年級的考試和計分評估,協助學生全面發展。王乙康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可以制定許多措施,來解決嚴厲教育體系所帶來的種種『症狀』。」
王乙康表示,減少計分評估,正是治療這些「症狀」的做法。「但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有意義的舉措,讓父母、學生或是教育工作者,能夠進行真正的、深入的反思,了解到什麼才是教育孩子更好的方式,像是學習的樂趣,培養以及激發好奇心,這將會讓他們終生受用。」
王乙康星期一(9月24日)參與學校工作計劃研討會時告訴教育工作者,即使教育部正在採取重大措施,以減少對於考試成績的強調,但一些事已超出了教育部和學校的掌控,例如有父母在WhatsApp聊天群組中對照筆記,以及將孩子送去補習和增廣課程。
王乙康在研討會上指出,自己沒有打算聽從禁止補習班的呼籲。「父母這樣做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懷與關心,社區中的許多善心人士都會免費、或是以低收費幫助弱勢學生應付學業,這是一件好事。」
不過部長也談到了一些負面的「補習故事」,當中就包括來自學生的反饋,稱參加補習讓他們倍感壓力,並深感疲憊。王乙康也補充,「最糟糕的是,學生會因此認定學習沒有樂趣,生活也被各種課程所填滿」,因此父母有餘地退後,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探索和玩耍空間。
另外,在教育部方面,也尚有空間去審視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同父母互動接觸的,這或許有助於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王乙康說,「一些教師通過WhatsApp同父母溝通,以確保孩子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並列出需要完成的功課。」
但他強調,雖然教育工作者這麼做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些信息可能會讓父母覺得,需要更加密切地監督孩子做功課。這可能引起父母、尤其是需要工作的父母的焦慮」。更糟糕的是,一些家長可能會因此而依賴這些簡訊。
王乙康說,有鑒於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留意」自己在影響孩子和父母行為中所發揮的角色。「我們需要改變同父母的溝通語言方式, 避免說『他們必須完成作業'; 『考試很重要,成績對將來會有巨大影響』,或是說『這就是你的孩子,與其他同學、同齡人相比,所取得的成績』,而是多談談對於年輕學生而言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什麼能讓你的孩子感興趣?」
部長透露,教育部將在未來幾年研究各種方式,來幫助家長和老師,例如在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方面。除此之外,當局也會為家長提供有用的建議,以支持孩子在學業,以及品行、軟技能方面的發展。
- CH8/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