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病毒再厉害,也改不了新加坡熟食中心食客的陋习

2020年08月12日   •   11万次阅读

(海峡时报)

作者 侯佩瑜

个小测试: 有多人知道在熟食中心用餐食,应用托盘吃饭?若吃饭时掉食物,就会掉在托盘而不是在桌上,能方便清洁工清理。

又有多少人知道用餐后要将用过的纸巾或湿纸巾妥善处理,自行丢进垃圾桶,而不是放在盘里或碗里?

红蚂蚁问了身边的朋友,很少到熟食中心用餐的他们都不知道环境局早在2月起,把以上行为列为公共卫生习惯,鼓励国人遵从要求,减少病毒散播的可能性。

国家环境局为配合冠病防疫工作,2月16日启动新加坡保洁运动(SG Clean campaign),设定高清洁标准,鼓励各行业维持各自场所,特别是用餐区的卫生。

3月5日,国家环境局在新加坡保洁运动基础之上,更成立跨部门的“新加坡保洁工作小组”(SG Clean Taskforce),由六名来自不同政府部门的部长和内阁成员组成,从三大方面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确保公共空间卫生、鼓励国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改变社会规范(social norms),减少病毒散播的可能性。 其中提倡的公共卫生习惯包括但不限于:

归还托盘

用托盘吃饭

自己丢纸巾

配合“托盘归还计划”再次推行,小贩中心的清洁工也穿上印有归还托盘字样的衣服或围裙,加强对食客的提醒。

同时,环境局也派人前往各小贩中心,和食客进行拍照宣誓、玩数字游戏等,通过互动加强宣导。当局也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加强宣传,以进一步提高人们这方面的意识。

自本地6月19日起恢复堂食后,当局也派遣多达2000名保洁大使到各小贩中心,督促食客归还托盘及处理用过的纸巾等公共卫生行为。

保洁大使。(环境局)

然而,当局做了如此多的宣传、执勤工作,成效却不理想。

归还托盘提倡了超过10年,成效不佳

国家环境局7月22日发布文告公布,本地自6月19日起恢复堂食后,仅有约60%的食客在保洁大使的提醒下归还托盘和处理用过的纸巾。

当局表示,食客不考虑其他用餐者及维持社区用餐地点卫生的不负责行为,令人失望。因此强烈敦促外出用餐的公众,遵循保洁大使的建议,保持小贩中心的清洁和安全。

“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作为后冠病疫情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减低公共卫生风险。”

(海峡时报)

这个月,《海峡时报》记者走访实龙岗花园熟食中心、德义熟食中心和巴刹以及茨园小贩中心,依然看到八成的食客没有遵循保洁运动的的建议。

不知道是当局的宣传做得不够好?还是国人就是“本性难移”?

在接受《海峡时报》访问的30人中,只有两个人说他们知道保洁运动的公共卫生指导建议。

现年56岁的Jenny Lim在德义巴刹开服装店。她说,她会在吃饭前后用湿纸巾擦桌子和餐具,但她不会在托盘上进食,因为托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她说: “与碗碟和餐具会使用肥皂清洗不一样的是,托盘是重复用同一块脏布擦拭,而这条脏布又在同一个桶里冲洗,接着就把托盘放回摊位。”

归还托盘的建议早在2008年就有人提倡,然而能办到的人少之又少。

当局后来在2017年在锡安河畔熟食中心和亚当路熟食中心展开托盘归还试验计划,托盘归还率分别提高了约20%和40%。该计划随后也推广到更多小贩中心,甚至有小贩中心推出奖罚制度,不过成效仍是不理想。

不过,当局发现,设有自动托盘归还系统和中央洗碗系统的较新或翻新后的小贩中心,平均托盘归还率较高,超过60%。相比之下,那些仅配备托盘架的小贩中心则只有接近30%的托盘归还率。

大多数人不晓得要清理自己用过的纸巾

(海峡时报)

另外,大多数用餐者都不知道不可以将用过的纸巾留在桌上、托盘或碗里。他们也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归还托盘,因为周围有清洁工帮忙收拾。

在茨园小贩中心用餐的一名20多岁的大学生告诉《海峡时报》说: “清洁工在小贩中心工作是有原因的,清洁桌子是他们的工作。如果不把用过的纸巾放进碗里,我也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

他补充说:“我所能做的是把碗碟都放回托盘里,让清洁工更方便清理,我想这么做已经比大多数人做的都要多了。”

带领新加坡保洁工作小组的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也曾呼吁用餐者不要把用过的纸巾留在碗里,当时他称它们是餐桌上“生物危害物”。

他促请国人改变不好的卫生习惯,以防范病毒的传播。

小贩中心和食阁的清洁工人多为年长者,如果我们在堂食时使用托盘,不留残羹在桌上,妥善处理用过的纸巾,并在餐后归还托盘和碗碟,就能保护他们免感染病毒和尽到社会责任。

针对有人认为,用餐后清理垃圾和托盘会剥夺清洁工的工作,环境局反驳,这是错误的想法。

“这仅仅是给自己不清理寻找借口。清洁工们仍然需要在托盘归还点或中央洗碗台上执行清洁任务。”

当局指出,若公众负起责任,清洁工就可更专注桌面的清洁。实际上,留下污渍或纸巾会使得清洁工作更加困难。

归还托盘。(新明日报)

50多岁的家庭主妇Theresa Chan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用餐者之一。在德义熟食中心吃午餐的她表示: “尽管这可能很麻烦,但我认为归还托盘,有助于减轻清洁工的工作量。”

她指出,希望大家在疫情过后还能继续保持社区用餐区域的清洁。

她说,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从小灌输,当孩子们做得好时应该鼓励并赞扬,长大后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天性。”

“尽管我们希望每个人在冠病疫情中和之后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我认为无论老少,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他们的习惯。我们不能指望这种改变能立竿见影,但我们应该现在就开始进行改变。”

所以,别再给自己借口了,只要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总有一天会变成一种社会风气。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208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