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其后的分别为:2新加坡、3中国澳门、4中国香港、5爱沙尼亚、6加拿大、7芬兰、8爱尔兰、9韩国、10波兰……13美国、14英国。

新加坡学生小组项目讨论 图源:TODAY ONLINE
学习压力不算太大
那新加坡孩子的学习压力,是不是有传说中那么大呢?
真没有。
虽然,多年来,新加坡教育投资占GDP的4%左右,占财政收入的23%左右。这一比例,在《全球最大规模基础教育排名》中,连续数年排名第一。

编程课已经成为新加坡学生的必修课,另外,所有中一学生各有一台笔记型或平板电脑,可用来登陆“学生学习平台”进行课堂活动与自主学习。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通过大量采购把电脑价格降低至几百元,确保学生负担得起,还给中小学生的个人教育户头每人发了200新用来让他们买电脑。
虽然,“Kiasu”(怕输)是刻在新加坡人骨子里的词汇,Kiasu Parents是新加坡家长最爱上的教育相关网站之一。
虽然,绝大多数新加坡孩子都补习过,补习中心是新加坡最兴盛的产业之一。
但是,在这里读书你就知道,新加坡中小学上午上课,下午是CCA时间。什么是CCA?就是弹琴画画唱歌踢球做手工等等一切兴趣活动,免费提供给每一个孩子,每人可选好几项。
新加坡的学校CCA十分丰富多彩


我想不少生活在新加坡的家长,都和国内亲朋好友对比过同年龄的书本、课后作业。
海淀的深度,甩新加坡好几条街。新加坡的优势,大概在于知识面国际度高,更广。
孩子们在新加坡上学,普遍比国内孩子轻松,娱乐项目也多的多。就算加上补习班,也不一定有中国不上补习班的孩子辛苦。
如果算平均努力级别的话:
普遍欧美国家的孩子,是EASY级别。
新加坡算NORMAL级别,
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算HARD级别。
新加坡的特殊性
新加坡的升学率如此之诱人,与其说是压着孩子往上冲,不如说是特殊性。
首先,英文思维模式,亚洲传统高压学习,学习好又讲英文,属于欧美院校最喜欢的那类。而且,人口基数小,收再大比例,也就那么百来个人,不会对学校造成巨大冲击。

其次是,新加坡是英式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参加的“高考”,是新加坡剑桥A水准考试,还有20%多的学生参加另外一种IB课程“高考”,这些都是欧美标准,对接起来更容易。
而且,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新加坡很多孩子都做许多的“课外活动”,这些是有学校支持的。比如学各种兴趣,学校的CCA会请专业老师来教;学生们一起做各种创新、科研、社会调查、商业……项目,不仅有老师带队指导,甚至还有跨校跨到大学去做的;而深入社会做义工,做公益项目,也是这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

这些,也是除了成绩之外,更能点亮那些欧美牛校审核材料的老师眼睛的“能力”。
这些能力,除了个人努力,更需要一个社会大环境来铺垫。恰好,这个社会大环境,新加坡非常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