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宏呼籲政務官別用社媒反應衡量表現 網民給了他最暖「成績單」

2025年05月16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宣布引退後,前天(5月13日)與本地主流媒體進行了卸任前訪問,他笑稱,這是一次「Exit Interview」——離職面試。

即將卸任的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聯合早報)

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訪問里,黃永宏部長回顧了24年的從政歲月,談到新加坡的政治誠信、行動黨政府在此次大選的表現、新加坡武裝部隊的演變,以及新加坡在全球的地位。

訪問內容很豐富,也有不少視頻,但最吸引紅螞蟻眼球的,卻是黃永宏談到社交媒體的那段,以及在整個訪問中他屢次提到的關於「人性」的部分。這是在新加坡政壇很少聽到政治人物開誠布公侃侃而談的。即使有,也是點到為止。

但即將卸任的黃永宏不再有包袱,敢說敢講體現出他有血有肉的一面。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zaobaosg/videos/690382183528400

黃永宏坦言,很慶幸自己在2001年進入政壇時還沒有社交媒體。

「如果你現在當政務官,卻把社媒上的反應當成衡量表現的標準,那我勸你早點放棄吧,那根本不是真實世界。」

社交媒體在他看來,既不能完全忽視,也不能照單全收。

「若太在意,負面聲音可能被放大,反而形成一股負面聲浪;但若一味忽略,也脫離現實。關鍵在於拿捏分寸,知道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該放下。」

黃永宏不無感慨地說,在今日的輿論環境下,新加坡要維持理性與進步的政治文化並不容易。尤其在社交媒體主導公共討論的時代,情緒往往壓過理性,聲音大不等於有道理。

但無論新加坡未來在20年、30年或40年後會面對怎樣的局勢,都必須由人民與政府共同塑造與守護這份獨一無二的政治文化。

「如果政治少一點阻力,就更容易吸引人參與。」

黃永宏所謂的阻力,「就是盯著你私生活、批評你的家人、還有那些酸言酸語。說不難受,那就不是人了。」

「說到底,我們都是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認可,沒有人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和批評中,那會把我們的靈魂侵蝕掉。如果你正身處那樣的境況,或正在製造這類負能量,那祝你好運,我實在不知道你要如何面對自己。那不是我們作為人類渴望的經歷。」

「我們所有人最終都希望能說一句:我竭盡所能做到了。我努力做些好事,如果我有缺點,我道歉,但我已經盡了全力。要說給點什麼建議,那就是別為了被感謝而從政,這個要求太高了,你可能會失望。但在新加坡,我會說從政仍然是一種途徑,可以讓你做好事卻又不必妥協理想,在其他體制未必如此。」

網民留言溫暖心房

(聯合早報)

66歲的黃永宏醫生從政前是一名癌症專科外科醫生。

他在2001年當選議員,隔年入閣擔任初級政務官,2004年升任正部長,2011年起出任國防部長,在這個崗位上服務了14年。

黃永宏宣布引退後,曾在4月18日於個人臉書發表一篇文體類似英文詩歌的《反思》,篇幅不長但情感真摯,觸動不少網民的心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genghen/posts/pfbid0ewi4i1MayrhynVLURrm6Gw61me3kHfwBGkukeYJNPbiH8q1W747BbAxYpeobgQXMl

《反思》

24年前,我走了少有人走的路

身為一名擁有診所且生意蒸蒸日上的外科醫生

照顧病人就足以給我滿足感和成就感

我沒有遠大抱負,只想繼續走熟悉的路

可是當我收到邀約成為人民行動黨議員時

我答應了,想著我應該可以勝任兩邊的工作

當選後,我受邀加入新加坡政府

這意味著我必須放棄行醫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只能尋求指引

李光耀先生與我一對一會面

他問我想在人生中得到什麼

我告訴他我對政治與治國一竅不通

我所有醒著的時間都投入到外科醫生訓練中

放棄行醫走上一條未知的道路已經夠艱難了

如果我不能有所作為,那一切將是徒勞

我問李先生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自己能否勝任

他說:六個月

24年後,我站在那條少有人走的路的盡頭

對我來說,一切都意義非凡

我找到了同行者,彼此扶持,開拓新天地

見識到真誠善良的人、樸實敦厚的人

他們的友誼與支持拓展了我的天地

增添了畢生難忘的經歷與回憶

大多是美好的,有些略帶苦澀,卻也彌足珍貴

走出叢林後,前方還有更多道路等待我去開闢

「人生的終點,是為了最初的起點

最精彩的風景仍在前方」

這篇貼文留言區的835條留言中,紅螞蟻只看到一條帶有負面情緒與批評的留言,其他都是滿到溢出來的感謝之情與溫暖之意。這種情況一般只有兩種可能:

黃永宏的社媒管理團隊超級強大,能一一攔截並隱藏所有負面留言;

無需攔截,網民是真心實意在感謝他。

目前看來,更像是第二種可能。

有幾名網民甚至分享他們作為黃永宏醫生的病人與家屬的體驗。

「感謝你在從政前幫我母親切除腫瘤,她過去24年來癌症沒再復發!我們全家都感謝你的辛勤付出和出色表現!」

「黃醫生,謝謝你幫我治療乳腺炎。23年前,你對病人的關懷與共情深深觸動我。你原本可以成為一流外科醫生賺更多錢,但你卻選擇服務新加坡人民。我們能擁有你是一種福氣。」

「我第一次見到你,你還是外科醫生,當時是陪同媽媽去診治,你平易近人,令人安心……」

「我和家人永遠感激黃醫生從政前在2001年1月,很專業地診斷並治療我太太的病症。黃醫生所建議的跟進治療、開出的藥物以及每年的複診,都無縫銜接交給國大醫院的李秀英醫生。李醫生最近讓我太太不必再去複診,因為將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病症沒再復發。感謝黃醫生和李醫生。」

還有很多留言是感謝黃永宏對新加坡國防的貢獻。其中一條是一名祖母級網民寫的。她說她很傷心,因為一直跟孫子分享黃永宏在國防部所做的一切,告訴孫子他如果在服役時表現傑出,應該會有機會和黃部長握手,沒想到失之交臂。

「好可惜,我孫子今年下半年才入伍。」

還有一種欣賞叫「我不喜歡你的組織,但我很喜歡你」。

「我從來都不是執政黨支持者,但你要引退的消息卻讓我很傷心。你是少數有能力的元老級人物,我會非常想念你。」

看到這些字字句句暖人心扉的留言,黃永宏口中那個「不能完全忽視,也不能照單全收」的社交媒體,似乎在他「竭盡所能盡了全力」後,也在竭盡所能盡全力答謝他的付出。

「以前有人問過我,從外科醫生到從政,值得嗎?我說,有一個方面肯定值得,那就是交新朋友。有些人,我本來是不會遇見的。我是做癌症手術的,沒有人會想在我的專業場所見到我。但你知道在新加坡,而這個和政治傾向無關,真的有非常質樸的人,老實善良,骨子裡特別誠實的人,而這也和財富無關。在我和其他國人的接觸中,一些最清貧的人是最慷慨的。我想,如果有什麼東西撐起新加坡,那就是他們。所以我們承諾會保持聯絡。有位我在接見選民活動上遇到的女士,帶了炸油條和咸煎餅給我們,她還說如果之後再去看她們,會再帶給我們吃。還有另一位女士,煮東西給我們吃,這些小小的善舉讓人十分暖心。」

黃永宏說「最精彩的風景仍在前方」,但他沒說的是,當一個人努力為這個世界認真付出時,這個世界也會努力回應他。黃部長說自己還未想到退休後要做什麼,要花一兩個月去思考,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位置」。

24年的「路遙知馬力」,換來了一個個寫滿感激與祝福的「成績單」。

大家現在最關注的,就是誰會接任黃永宏成為新加坡的下一位國防部長?蟻粉覺得會是誰?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933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933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