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宏呼吁政务官别用社媒反应衡量表现 网民给了他最暖“成绩单”

2025年05月16日   •   1197次阅读

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宣布引退后,前天(5月13日)与本地主流媒体进行了卸任前访问,他笑称,这是一次“Exit Interview”——离职面试。

即将卸任的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联合早报)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访问里,黄永宏部长回顾了24年的从政岁月,谈到新加坡的政治诚信、行动党政府在此次大选的表现、新加坡武装部队的演变,以及新加坡在全球的地位。

访问内容很丰富,也有不少视频,但最吸引红蚂蚁眼球的,却是黄永宏谈到社交媒体的那段,以及在整个访问中他屡次提到的关于“人性”的部分。这是在新加坡政坛很少听到政治人物开诚布公侃侃而谈的。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

但即将卸任的黄永宏不再有包袱,敢说敢讲体现出他有血有肉的一面。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zaobaosg/videos/690382183528400

黄永宏坦言,很庆幸自己在2001年进入政坛时还没有社交媒体。

“如果你现在当政务官,却把社媒上的反应当成衡量表现的标准,那我劝你早点放弃吧,那根本不是真实世界。”

社交媒体在他看来,既不能完全忽视,也不能照单全收。

“若太在意,负面声音可能被放大,反而形成一股负面声浪;但若一味忽略,也脱离现实。关键在于拿捏分寸,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该放下。”

黄永宏不无感慨地说,在今日的舆论环境下,新加坡要维持理性与进步的政治文化并不容易。尤其在社交媒体主导公共讨论的时代,情绪往往压过理性,声音大不等于有道理。

但无论新加坡未来在20年、30年或40年后会面对怎样的局势,都必须由人民与政府共同塑造与守护这份独一无二的政治文化。

“如果政治少一点阻力,就更容易吸引人参与。”

黄永宏所谓的阻力,“就是盯着你私生活、批评你的家人、还有那些酸言酸语。说不难受,那就不是人了。”

“说到底,我们都是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认可,没有人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和批评中,那会把我们的灵魂侵蚀掉。如果你正身处那样的境况,或正在制造这类负能量,那祝你好运,我实在不知道你要如何面对自己。那不是我们作为人类渴望的经历。”

“我们所有人最终都希望能说一句:我竭尽所能做到了。我努力做些好事,如果我有缺点,我道歉,但我已经尽了全力。要说给点什么建议,那就是别为了被感谢而从政,这个要求太高了,你可能会失望。但在新加坡,我会说从政仍然是一种途径,可以让你做好事却又不必妥协理想,在其他体制未必如此。”

网民留言温暖心房

(联合早报)

66岁的黄永宏医生从政前是一名癌症专科外科医生。

他在2001年当选议员,隔年入阁担任初级政务官,2004年升任正部长,2011年起出任国防部长,在这个岗位上服务了14年。

黄永宏宣布引退后,曾在4月18日于个人脸书发表一篇文体类似英文诗歌的《反思》,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触动不少网民的心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genghen/posts/pfbid0ewi4i1MayrhynVLURrm6Gw61me3kHfwBGkukeYJNPbiH8q1W747BbAxYpeobgQXMl

《反思》

24年前,我走了少有人走的路

身为一名拥有诊所且生意蒸蒸日上的外科医生

照顾病人就足以给我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没有远大抱负,只想继续走熟悉的路

可是当我收到邀约成为人民行动党议员时

我答应了,想着我应该可以胜任两边的工作

当选后,我受邀加入新加坡政府

这意味着我必须放弃行医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寻求指引

李光耀先生与我一对一会面

他问我想在人生中得到什么

我告诉他我对政治与治国一窍不通

我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外科医生训练中

放弃行医走上一条未知的道路已经够艰难了

如果我不能有所作为,那一切将是徒劳

我问李先生要多长时间才能知道自己能否胜任

他说:六个月

24年后,我站在那条少有人走的路的尽头

对我来说,一切都意义非凡

我找到了同行者,彼此扶持,开拓新天地

见识到真诚善良的人、朴实敦厚的人

他们的友谊与支持拓展了我的天地

增添了毕生难忘的经历与回忆

大多是美好的,有些略带苦涩,却也弥足珍贵

走出丛林后,前方还有更多道路等待我去开辟

“人生的终点,是为了最初的起点

最精彩的风景仍在前方”

这篇贴文留言区的835条留言中,红蚂蚁只看到一条带有负面情绪与批评的留言,其他都是满到溢出来的感谢之情与温暖之意。这种情况一般只有两种可能:

黄永宏的社媒管理团队超级强大,能一一拦截并隐藏所有负面留言;

无需拦截,网民是真心实意在感谢他。

目前看来,更像是第二种可能。

有几名网民甚至分享他们作为黄永宏医生的病人与家属的体验。

“感谢你在从政前帮我母亲切除肿瘤,她过去24年来癌症没再复发!我们全家都感谢你的辛勤付出和出色表现!”

“黄医生,谢谢你帮我治疗乳腺炎。23年前,你对病人的关怀与共情深深触动我。你原本可以成为一流外科医生赚更多钱,但你却选择服务新加坡人民。我们能拥有你是一种福气。”

“我第一次见到你,你还是外科医生,当时是陪同妈妈去诊治,你平易近人,令人安心……”

“我和家人永远感激黄医生从政前在2001年1月,很专业地诊断并治疗我太太的病症。黄医生所建议的跟进治疗、开出的药物以及每年的复诊,都无缝衔接交给国大医院的李秀英医生。李医生最近让我太太不必再去复诊,因为将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病症没再复发。感谢黄医生和李医生。”

还有很多留言是感谢黄永宏对新加坡国防的贡献。其中一条是一名祖母级网民写的。她说她很伤心,因为一直跟孙子分享黄永宏在国防部所做的一切,告诉孙子他如果在服役时表现杰出,应该会有机会和黄部长握手,没想到失之交臂。

“好可惜,我孙子今年下半年才入伍。”

还有一种欣赏叫“我不喜欢你的组织,但我很喜欢你”。

“我从来都不是执政党支持者,但你要引退的消息却让我很伤心。你是少数有能力的元老级人物,我会非常想念你。”

看到这些字字句句暖人心扉的留言,黄永宏口中那个“不能完全忽视,也不能照单全收”的社交媒体,似乎在他“竭尽所能尽了全力”后,也在竭尽所能尽全力答谢他的付出。

“以前有人问过我,从外科医生到从政,值得吗?我说,有一个方面肯定值得,那就是交新朋友。有些人,我本来是不会遇见的。我是做癌症手术的,没有人会想在我的专业场所见到我。但你知道在新加坡,而这个和政治倾向无关,真的有非常质朴的人,老实善良,骨子里特别诚实的人,而这也和财富无关。在我和其他国人的接触中,一些最清贫的人是最慷慨的。我想,如果有什么东西撑起新加坡,那就是他们。所以我们承诺会保持联络。有位我在接见选民活动上遇到的女士,带了炸油条和咸煎饼给我们,她还说如果之后再去看她们,会再带给我们吃。还有另一位女士,煮东西给我们吃,这些小小的善举让人十分暖心。”

黄永宏说“最精彩的风景仍在前方”,但他没说的是,当一个人努力为这个世界认真付出时,这个世界也会努力回应他。黄部长说自己还未想到退休后要做什么,要花一两个月去思考,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

24年的“路遥知马力”,换来了一个个写满感激与祝福的“成绩单”。

大家现在最关注的,就是谁会接任黄永宏成为新加坡的下一位国防部长?蚁粉觉得会是谁?

快来瞧!2025新加坡PR申请有变化,4类人占优势,普通人机会仍在!
2025年06月18日   •   13万次阅读
新加坡的月薪等级曝光:原来我一直以为的“中产”,只是错觉
2025年06月20日   •   8万次阅读
开启RTS地铁时代!5分钟新加坡跨境到新山,解锁大马全地图啦~
2025年06月21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些老人下个月最多可领1200新元
2025年06月1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剩下的六月,又是蒸蒸日上的日子
2025年06月19日   •   2万次阅读
紧急召回!新加坡这类人群,不要买这款中国杯面~
2025年06月20日   •   2万次阅读
9月起!新加坡出女佣新规:家有小孩的注意
2025年06月1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竟有免费的中医诊所!针灸、推拿、拿药都很便宜!
2025年06月22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榴莲全岛大降价!下个月进入高峰期,价格可能会下跌高达30%!
2025年06月1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妈妈揭秘:韦东奕式的天才,不需要被治疗
2025年06月1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不同身份的区别,你知道吗?
2025年06月17日   •   1万次阅读
中产正在疯狂逃离新加坡
2025年06月18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都去哪买菜?本地巴刹+新山扫货全攻略,省钱又能吃得好!
2025年06月18日   •   1万次阅读
“退租时房东拿出一张天价账单:要我赔4700新币!”
2025年06月17日   •   1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成了外国人?”中餐馆的“华文霸权”爆发争议
2025年06月22日   •   1万次阅读
✈️ 搭乘飞机时坐哪里最安全?专家分享“3大保命座位”,偏偏是很多人不会选择的位子!💺
2025年06月16日   •   9747次阅读
内行人告诉你,在新加坡买什么最有性价比?
2025年06月17日   •   9234次阅读
“我回国退掉了新加坡PR,公积金的钱怎么取出来?”
2025年06月20日   •   9234次阅读
海底捞海外狂飙:收入猛涨却利润 “腰斩”?高营收背后的利润困局
2025年06月19日   •   8379次阅读
攻略来啦 新加坡60岁生日,盛大免费烟花秀,最佳观赏攻略
2025年06月17日   •   8379次阅读
你手中的硬币,脚下的地铁,背后是新加坡的“心安之术”
2025年06月17日   •   7353次阅读
为什么神像会“长满手”?为什么印度教里有多如繁星的神?
2025年06月19日   •   6669次阅读
新加坡建国 60 周年:国庆庆典盛大来袭,解锁参与攻略!
2025年06月19日   •   6669次阅读
不管什么人,来新加坡后一定要买的保险
2025年06月21日   •   649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