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部代部長蕭振祥7日為跨島線第二階段主持動土儀式。(圖:陳筠惠)
跨島線第二階段正式動工,預計2032年竣工。其中兩個地鐵站:金文泰與阿爾柏王園將是轉換站;阿爾柏王園地鐵站竣工後,將成為本地最深的地鐵站。
交通部代部長蕭振祥昨天(7日)為跨島線第二階段主持動土儀式。


跨島線地鐵站建造計劃。(圖:陳筠惠)

跨島線地鐵站建造計劃。(圖:陳筠惠)

跨島線地鐵站建造計劃。(圖:陳筠惠)

跨島線地鐵站建造計劃。(圖:陳筠惠)

跨島線地鐵站建造計劃。(圖:陳筠惠)

跨島線地鐵站建造計劃。(圖:陳筠惠)

當局7日為跨島線第二階段舉行動土儀式。(圖:陳筠惠)
第二階段工程將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向西延伸15公里,全長達44公里,預計2032年竣工。第二階段將新增六個地下地鐵站,分別是馬城、阿爾柏王園、馬裕、金文泰、西海岸和裕廊湖區。其中,阿爾柏王園站與金文泰站將設為轉換站,分別連接濱海市區線(Downtown Line)和東西地鐵線。
阿爾柏王園轉換站深達50米(相當於16層樓高),設有五個地下層,竣工後將成為新加坡最深的地鐵站。
陸路交通管理局表示,第二階段通車後,將改善西部地區的公共運輸連通性,顯著縮短通勤時間。例如,住在西海岸的居民前往宏茂橋工業園的時間將從目前的一小時以上,縮短至30分鐘。
整個跨島線建成後,將與所有地鐵幹線連接,提升地鐵網絡的容量與靈活性。

跨島線地鐵路線圖。(圖:陸路交通管理局)
與環保團體合作 減少生態影響
為加強環保,第二階段將使用低碳建材,並試用電動施工機械,以減少碳排放和噪音。跨島線的樟宜東列車車廠也將安裝太陽能板,為車廠提供再生能源。
由於線路經過英娘道(Eng Neo Avenue)、馬裕(Maju)和金文泰森林,當局自2013年起與環保團體合作,優化路線和工地規模,並採取生態緩解措施,包括設立動物空中繩橋和地下涵道,減輕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此外,當局已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並落實多項管理措施,包括設立動物屏障、防鳥撞設施、防野生動物翻找垃圾的封閉式垃圾桶等。阿爾柏王園地鐵站附近也新建一個淡水沼澤,為原有動植物提供新棲息地。
位於美麗道通道(Fairways Drive)的工地設有生物多樣性培訓中心,為施工人員提供強制性生態保護培訓。陸交局表示,將持續與自然團體保持合作。


跨島線地鐵站藝術家印象圖。(圖:陸路交通管理局)

跨島線地鐵站藝術家印象圖。(圖:陸路交通管理局)

跨島線地鐵站藝術家印象圖。(圖:陸路交通管理局)

跨島線地鐵站藝術家印象圖。(圖:陸路交通管理局)

跨島線地鐵站藝術家印象圖。(圖:陸路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