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
新加坡養老政策採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從物質到精神,提供多方面支持,講究「老有所依」,提倡「老有所用」。
1)鼓勵家庭養老
新加坡養老分為3個層次,①經濟上的扶助,②生活上的照顧,③精神上的慰藉,其中第三項只能由家人提供。因此,當局更鼓勵家庭式養老。
還為此推行了相應補貼政策,包括,與父母住的家庭,買組屋可享受減免。贍養老人可以抵扣個稅等。

示意圖
2)鼓勵老有所用
新加坡有獨特的「重新僱傭」制度,即退休幾年後,可以選擇重新上班。
一般來說,重新僱傭的樂齡人士薪水不會被削減,而企業招聘重新僱傭人士還能領到政府補貼。

圖源:早報
這樣一來,企業不虧本,樂齡人士也能擁有相對豐富的老年生活。
據官方統計,本地年長員工的就業率在近幾年持續增加。截至2023年,55-64歲的職場工作者比率增至70%,65-69歲的年長員工增至48.3%。

圖源:早報
3)公積金涵蓋廣泛
新加坡退休人士提供的是「中央公積金」(CPF)強制性儲蓄計劃。
CPE一般分為3個帳戶,分別是普通帳戶、特別帳戶、保健帳戶。
在持有人年滿55歲之前,月薪的20%都會存入公積金,不同年齡的分配比例不同。⬇️

*55歲後,前兩個戶頭的錢會全部存入退休戶頭。
公積金除了養老支出外,還可以用於購買組屋和壽保,為養老減輕不少壓力。
另外,隨著新加坡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養老計劃做出調整。
例如,積金局在2017年推出了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CPF LIFE)以取代推行多年的最低存款計劃。

4)建設老齡友好社區
新加坡不僅在解決養老問題,也在不斷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將新加坡建設成是最適合老人居住的國家之一。
例如,新加坡公共運輸均可以實現輪椅上下;每座組屋都為老人和設立了活動區;從家門口到車站均建有封頂的綠色廊道,方便老人雨天出行。

另外,新加坡還針對老人推行了「幸福老齡化計劃」!
給100個行人天橋將增建電梯,樂齡安全區也將增至50個,還給樂齡人士定期舉辦運動班,讓樂齡人士生活的更幸福。

圖源:早報
其實,60歲以上老人在新加坡被稱作樂齡人士,意思是到了享受快樂的年紀。可是,他們覺得自己不比年輕人差,身體好著呢!
而新加坡,也採用多方面措施,讓新加坡老人生活幸福, 更能實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