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聊起巴耶利峇(Paya Lebar),不少人第一反應是:「地段不差,就是有點吵。」
靠近芽籠(Geylang),上空時不時還有軍機轟鳴,很多家庭買家會猶豫再三。

但現在,這片被低估許久的區域,正悄悄醞釀一次轉身的機會。

市區重建局(URA)6 月 25 日發布《2025 年發展總藍圖》草案,正式確認:
從 2030 年代起,巴耶利峇空軍基地將逐步遷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 「以社區為中心」 的城鎮。

這不是紙上談兵。其實早在去年底,zf 就已提出將放寬機場周邊建築高度的規定,預計今年 8 月生效。
這意味著:巴耶利峇將迎來幾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城市更新與土地釋放。
對房地產市場而言,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信號。


交通便利:巴耶利峇地鐵站為東西線與環線交匯點,覆蓋 CBD 和城市多個方向。
配套成熟:已建成的商辦綜合項目包括:
Paya Lebar Quarter(PLQ)
Paya Lebar Square
SingPost Centre
地段剛好:向西是芽籠,向東連通加東,處在傳統老城區與現代辦公區之間,既有煙火氣,又有發展空間。
私宅供應有限:周邊多年沒有新項目,最近一次是 2017 年的 Park Place Residences,如今已是區域轉售價最高項目。

根據 EdgeProp 數據,第 14 區非有地私宅:
過去 5 年租金上漲超 57%
過去 10 年轉售價上漲超 52%
相比之下,全島私宅同期平均漲幅為 43%,巴耶利峇是穩紮穩打的 「黑馬」。

*至整數
而且,目前這一區域的私宅大多為永久地契老項目,如:
The Sunny Spring(1998)
The Waterina(2005)
Katong Regency(2012)
意味著,一旦有新地皮釋放,市場需求將迅速湧入,價格有望再創新高。


想布局中長期投資、提前卡位 「重建區」 的買家
尋找交通便利、租金穩健的家庭或個人
對新加坡未來整體發展方向有信心、想參與早期機會的海外買家
當然,教育資源相對欠缺(僅有 Kong Hwa School),對以校網為優先考量的家庭買家來說,仍需權衡。

關注新條例正式落地時間點:8 月後相關地塊或將陸續釋放,可關注政府地皮銷售(GLS)和潛在私地整合。
優先鎖定低齡永久地契項目:如 Katong Regency、Park Place Residences,在未來更新周期中具備更大改造潛力。
以投資視角分析產品價值:租金收益、轉售流通性、未來市鎮配套升級等都是重點考量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