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制度有哪些值得中国借鉴

2020年07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简称新加坡金管局(英语: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简称:MAS),是新加坡共和国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政府机构,同时也是负责监控金融机构的主管部门,其在行政上向新加坡总理负责。作为一个崇尚高度法治和严格管理的国家,新加坡的金融监管局拥有非常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对金融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

金管局现任董事会主席为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于2011年5月任职至今,他同时也是现任新加坡国务资政以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

1977年4月,政府决定将国内保险业之监管职能转移到新加坡金管局之下,后在1984年9月政府又将证券业之监管职能亦转入其下。2002年10月1日,新加坡金管局与货币委员会合并,金管局从此也开始负担起货币发行的职能。2013 年上半年,MAS 修订了《新加坡金融监管目标和原则》,重新确立了新加坡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手段,对完善金融监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实现其法定目标而负责之职能有:

作为新加坡共和国之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支付系统、发行货币,以及作为政府的财务代理与经济顾问;

监管金融机构及维系金融稳定;

管理国家外汇储备;

将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法令》所规定,其目标为:促进新加坡共和国之经济可持续且无通货膨胀的增长,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制度完善且先进的金融中心。

新加坡和中国在监管制度上的区别

(一)新加坡监管制度

1、金融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MAS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对于信誉不佳的金融机构一概不予受理。各类银行的业务范围均有明确界定,不能超业务范围经营。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按市场原则进行,政府不干预机构的设立与撤并,金融公司要退出,需先进行清算,偿还个人和公司债务后依法清盘,不存在中央银行救助和行政关闭的问题。 正是由于MAS 设定了严格的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因此,MAS充分信任准入后的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参与间接合规性管理。MAS认为,金融机构是资金进出的主渠道和外汇交易的“信息中心”,应该最了解客户的经营背景。货币可兑换后,大量的合规性监管交由金融机构直接处理,金融机构已成为实施有效监管的“中介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既是很重要的管理对象,又成为监管政策的一线执行者。

2、监管方式 与其他东盟国家不同,MAS 一身二任,既是央行,又是金融业监管机构,职能与中国的“一行三会”类似( 央行+银保证监 ),具体有两大职能:一是中央银行金融调控职能,与其他国家的央行一样,MAS 也通过利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存款准备金等工具,运用利率、货币供给、外汇储备等工具,保持汇率和物价稳定,以调控整个国民经济;二是金融监管职能,负有对所有的金融部门,包括银行、保险和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进行监管的职责。当然,金融监管局也通过强大的公司治理架构和严格遵循国际会计标准来提升塑造新加坡的金融业,并通过与业界合作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政上以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以常务董事办公室负责执行管理各类专项事务。

金管局MAS管理层机构图

MAS建立系统的监管程序和监管方法,采取现场审查与非现场审查相结合,以非现场审查为主的监管模式,实现了“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风险评级——非现场跟踪监管”的良性循环。

现场审查主要依靠中介机构进行。对于现场审查的实施,新加坡金管局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每年对哪些机构进行现场审查都有周密计划,避免出现盲目和随意的情况。

图为新加坡在线支付方式

非现场审查是指监管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被监管机构上报的各种统计资料、报表等,按一定的程序与标准进行审查分析。非现场审查采取全方位搜集信息、全程跟踪完成非现场监管工作。监管者不仅定期向银行收集报表,而且还向监管当局的现场检查人员、银行的内部和外部审计者、国际资信评级机构和境外监管部门取得对银行的评价,从各类媒体和金融市场上获取与被监管者相关的资讯。

此外,MAS还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新加坡金融业的特点,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风险评价办法,运用数理模型对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的风险临界范围和现实风险进行检验对比,调控风险大小,以此评价在一定风险程度下银行的承受能力。

MAS主要运用VAR模型和加压测试两种数理模型管理银行风险。VAR模型(Value -At -Risk)是国际清算银行推荐的计量市场风险的数理模型,可以测量多种交易活动(如股票、债券、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通过对大量历史交易数据按正态分布进行假设检验,推导现有资产适应未来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压测试(Stress Testing)主要通过专家对产生业务风险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历史极端事件作为假设条件,对业务风险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的极端数据测试,测量银行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

3、信息披露制度。

充分的信息披露能够发挥市场对金融机构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和约束作用。在新加坡,银行信息披露侧重于三方面:公司治理、经营状况以及风险管理。MAS建立了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监管当局和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相关金融机构的运作情况。此外,MAS还在借鉴美联署资讯程序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一套集非现场监测、现场检查、银行风险评级为一体的资讯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让各种监管信息通过这一制度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还可以在相当大范围内实现对信息的核查。

4、法律保障。 新加坡金融法律体系由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期货交易法、基金管理法、外汇交易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出的信函及其他相关法规组成。这些法律由MAS制定并经国会批准通过。监管权力与监管标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保证了监管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相对完善的法律保证了新加坡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而严格执法则大大提高了MAS 的监管力度。新加坡对法律的严格执行举世闻名,金融机构如果出现违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

二)中国监管制度 从体制上看,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属于“一元多头”,即金融监管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设立的金融主管机关和相关机关分别履行金融监管职能,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监管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及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审计机关、税务机关等分别履行部分国家职能。

在这种分业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全国金融业的最高主管机关,它不仅负责银行业和信托业的监管,还要从宏观上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予以指导,以保证整个金融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重加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负责金融体系的支付安全,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银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统一监管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作为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对全国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统一监管,并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同时,我国法律还规定有有金融业的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作为辅助监管。自律监管包括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和行业的自律监管,社会监管主要是指中介机构的监管,譬如: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

三)中国监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中国实行分拆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在此体制下,三家监管机构可有侧重点,各司其职。但是,金融监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需要三家监管机构的相互协调和合作。就中国当前的形势来看,缺乏监管机构协作合作的制度框架保障。

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各自的功能定位,信息交换机制等等都没有做出相关的说明,无法形成有效的业务协调合作长效机制。但是,随着机构业务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拓展,三家监管单位所管辖的机构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业务交叉和合作,也就自然会出现监管单位职能的交叉重叠,当然,对于那些还未发展起来的领域,一样会出现监管空白的情况。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存在监管重叠和监管缺失的情况,不仅会造成监管资源的分布不均恒,还会导致监管资源的浪费,导致监管成本虚高却得不到相对应的高效监管结果。

2、监管范围狭窄 金融监管应该包括机构成立,发展和退出的整个环节。可是,中国的金融监管把重点放在了机构的市场准入上。对机构成立的资质进行仔细的审核和筛选,审核的内容仅限于机构的业务内容,资本情况和财务报表情况。并且同时缺少考虑金融风险的预防,风险性监管不够完善。

此外,关于机构推出的监管没有做到位。监管部门偏重的侧面更是一些国家的金融机构,而忽视了民间机构以及其他的方式进行投资的机构。尤其是对网上银行服务的监管更是少之又少。如此狭窄的管理方式和内容,必然会造成监管工作的空洞和效果。

3、监管的方式单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主要靠市场进行自主调节。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最为理想的金融监管方式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法律三个方面内容的综合,才能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和相互保障的作用,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效果。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却没能够实现这样一种金融监管的手段。中国的行政力量干预过多,导致在金融监管过程中 ,监管机构的随意性大,自我约束较差。 以近几年为例,中国前后颁布了多条政策性法规来引导和约束金融机构的发展,但是,由于机构庞大而繁杂,颁布的法规条文不具有针对性,且不能囊括所有的金融机构,实施的效果比较差。加上规定比较呆板,不够灵活,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无法灵活运用,更加降低了监管的效果。当前,中国的监管主要为现场监管和事后监管,所以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把缺少研究,防范风险的能力差,事前监管几乎没有。

1/2
下一页
停车场惊变!丈夫捉奸遭情人驾车甩落受伤,被告否认鲁莽驾驶
2025年07月02日   •   9万次阅读
飙速160公里玩追逐游戏 网红撞死少女还说活该
2025年06月29日   •   6万次阅读
遗憾没让父母享福 李铭顺自责“不该劝爸妈退休”
2025年06月30日   •   5万次阅读
33岁坠楼身亡!新加坡这场情感纠纷竟是两位男士……
2025年06月30日   •   4万次阅读
金文泰发生坠楼案 妇女高处坠落身亡
2025年06月28日   •   4万次阅读
风雨不改平均每天骑250公里跑单 送餐员月赚2万 新山买别墅
2025年07月03日   •   4万次阅读
狮城经营“陪游小姐”生意 女老板监15个月
2025年07月01日   •   4万次阅读
称代买万字票中巨奖 “算命师傅”命砸大钱还愿 女郎下场惨重
2025年06月30日   •   3万次阅读
【“情夫裸驾逃”案续审】 若两人是朋友 为何同裸车内?
2025年07月03日   •   3万次阅读
“蹭饭女团”转战邻里商圈 公众当场质问揭穿套路
2025年06月29日   •   3万次阅读
医生破产隐瞒千万身家 百万股份 全转3子女
2025年06月28日   •   3万次阅读
老翁被游说花6016元买加热床垫 女代父要求退款不果愤而报警
2025年06月29日   •   3万次阅读
一边哭穷一边丢弃家具 新加坡人变得越来越随意浪费?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狮城男称订了陪游服务 上门“索性”拿刀恐吓泰女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突发!新加坡金文泰商业街一女子跳楼身亡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摩哆藏毒闯兀兰关卡!大马女被捕 恐判死刑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警方重拳出击,芽笼“大扫荡”!10名中国女子因无工作准证陪酒,被逮捕!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几名文身女子惹兰勿刹被捉 警方扛走多个旅行箱和多袋东西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吃沙冰吃到塑料碎片 女事主向名甜品店索赔1.6万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为家族生意 涉行贿3.6万 一家四口全被控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女子接收亡父组屋 带男人回家叫姐妹搬走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噪音扰邻违庭令 七旬妇罪成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经营“陪游小姐”生意 女老板判监一年3个月
2025年07月02日   •   2万次阅读
重磅!黄循财天津论坛:新中第三方合作破局,“卡脖子”举措终将自食其果!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