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生郭毅杰和(左)林泳勋(右)。(图:受访者提供)
南洋理工大学今年共有1万1320名毕业生,当中包括学业成绩优异的林泳勋。
林泳勋小时候是一名童星,曾出演本地多部电视剧,其中包括《小娘惹》。他不仅精通双语,还荣获“许文辉优秀生奖”。
25岁的林泳勋是今年南大生物科学系的毕业生之一。他在访问中谈到自己的家庭、成长过程和热爱的事物时滔滔不绝,言语中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林泳勋的父亲是一名蛋糕师,也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林泳勋勤奋好学,获得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基金奖学金,为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
此外,林泳勋也经常参与社区服务。
“我从小成长在一个平凡的家庭,看到父母辛勤工作,我觉得如果自己可以通过做义工,帮助其他像我一样当时家境比较困难的家庭,那就非常有意义。从2020到2023担任了马西岭-油池集选区青年部的基层领袖,和朋友开始推出社区计划,让边缘青年和来自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定期聚在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如:游泳、骑脚踏车、健身。通过这项计划,这些青少年不仅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当义工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受惠者变得越来越好,除了满足感,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乐于助人的林泳勋接下来打算继续深造,报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
林泳勋表示:“当时是想要修读医科,但是医科竞争太强,后来我就决定报读生物科学,因为除了医生,我也可以从研究的方面来帮助他人,因为医生在看诊时用的是研究员研究出的药物,这么一来,我当上一名研究员,也算是间接在帮助患者。”
另一名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学生是中文系的郭毅杰。他获颁李光耀金奖。毅杰来自讲英语家庭,但却说着一口流利的华语。他发挥自己的优势,活跃于本地多个华语剧团,包括TOY肥料厂、九年剧场等,从事字幕翻译、编剧等工作。
“我从中学时就开始对华文感兴趣,开始接触文学和影视作品以及流行文化,所以最终选择修读中文系。小时候也喜欢听中文电台,从来不会主动听英文电台。身边也有人质疑我的决定,认为读中文系真的有出路吗?但我认为最终要的还是选择自己的兴趣,做最好的自己,不需要太在乎外部声音和他人的想法。不论是在学校或在剧团方面,跟老师、同学的互动,这些都是我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宝贵的收获。我在中文系最要好的朋友是马来西亚人和中国人,如果没有修读中文系,我也不可能认识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郭毅杰非常自律,每个星期都会做好规划。
郭毅杰说:“我喜欢做规划,比如需要在哪些日期完成什么任务,无论是课业或校外的活动,我都会做好安排,比如这几天要完成哪件事,避免所有任务都堆在一起,给自己造成太大压力。”
南大各院系的毕业典礼从(23日)开始举行,一直到下个星期五(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