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生郭毅傑和(左)林泳勛(右)。(圖:受訪者提供)
南洋理工大學今年共有1萬1320名畢業生,當中包括學業成績優異的林泳勛。
林泳勛小時候是一名童星,曾出演本地多部電視劇,其中包括《小娘惹》。他不僅精通雙語,還榮獲「許文輝優秀生獎」。
25歲的林泳勛是今年南大生物科學系的畢業生之一。他在訪問中談到自己的家庭、成長過程和熱愛的事物時滔滔不絕,言語中比同齡人多了一份成熟。林泳勛的父親是一名蛋糕師,也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林泳勛勤奮好學,獲得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基金獎學金,為家裡減輕了經濟負擔。
此外,林泳勛也經常參與社區服務。
「我從小成長在一個平凡的家庭,看到父母辛勤工作,我覺得如果自己可以通過做義工,幫助其他像我一樣當時家境比較困難的家庭,那就非常有意義。從2020到2023擔任了馬西嶺-油池集選區青年部的基層領袖,和朋友開始推出社區計劃,讓邊緣青年和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少年定期聚在一起,參與體育活動如:游泳、騎腳踏車、健身。通過這項計劃,這些青少年不僅可以找到人生的意義,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當義工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受惠者變得越來越好,除了滿足感,我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
樂於助人的林泳勛接下來打算繼續深造,報讀碩士或博士學位課程。
林泳勛表示:「當時是想要修讀醫科,但是醫科競爭太強,後來我就決定報讀生物科學,因為除了醫生,我也可以從研究的方面來幫助他人,因為醫生在看診時用的是研究員研究出的藥物,這麼一來,我當上一名研究員,也算是間接在幫助患者。」
另一名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學生是中文系的郭毅傑。他獲頒李光耀金獎。毅傑來自講英語家庭,但卻說著一口流利的華語。他發揮自己的優勢,活躍於本地多個華語劇團,包括TOY肥料廠、九年劇場等,從事字幕翻譯、編劇等工作。
「我從中學時就開始對華文感興趣,開始接觸文學和影視作品以及流行文化,所以最終選擇修讀中文系。小時候也喜歡聽中文電台,從來不會主動聽英文電台。身邊也有人質疑我的決定,認為讀中文系真的有出路嗎?但我認為最終要的還是選擇自己的興趣,做最好的自己,不需要太在乎外部聲音和他人的想法。不論是在學校或在劇團方面,跟老師、同學的互動,這些都是我在學習過程中非常寶貴的收穫。我在中文系最要好的朋友是馬來西亞人和中國人,如果沒有修讀中文系,我也不可能認識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郭毅傑非常自律,每個星期都會做好規劃。
郭毅傑說:「我喜歡做規劃,比如需要在哪些日期完成什麼任務,無論是課業或校外的活動,我都會做好安排,比如這幾天要完成哪件事,避免所有任務都堆在一起,給自己造成太大壓力。」
南大各院系的畢業典禮從(23日)開始舉行,一直到下個星期五(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