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4日至27日期间,商业事务部和七个警察土地部门的官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行动之后发现,共有 310 人因涉嫌参与约 900 起诈骗案件而接受调查,据报道受害者损失超过 580 万美元。
警方周四表示,这 896 起诈骗案件主要包括电子商务诈骗、投资诈骗、工作诈骗、技术支持诈骗、政府和官员假冒诈骗和网络钓鱼诈骗。
新加坡的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2022年前六个月,前10种诈骗类型总共损失了2.278亿美元,高于2021年同期损失的1.425亿美元。
欺诈罪可判处最高10年监禁和罚款,而洗钱罪可判处最高10年监禁、最高500,000美元罚款,或两者兼施。
未经许可在新加坡开展业务以提供任何类型的支付服务的罪行将被处以最高 125,000 美元的罚款、最高三年的监禁,或两者兼施。

大使馆提醒:警惕电信诈骗分子新套路!
一段时间以来,“虚拟绑架”电信诈骗案件在新加坡频频发生,在新加坡警方积极侦查下,受害人员被及时寻获,避免进一步经济损失。
近日,使馆又接报数起中国留学生“虚拟绑架”案件,案件中,相关学生被诱骗出境躲藏。诈骗分子妄图通过此手法,使警方难以寻找到受害人踪迹,增加破案难度,达到索要赎金的诈骗目的。经过使馆与警方通力合作,目前有关人员已在其他国家被找到,安全返新或回国与家人团聚。
通过向受害留学生了解,诈骗分子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配合“警方”执行“秘密任务”减轻罪行为由,诱骗受害人离开新加坡前往第三国,为其他受害人递送“法院传票”、“拘留证”等伪造的司法文件。期间,受害人被要求关闭通讯工具,交出社交媒体账号,拍摄自己被“捆绑”、“殴打”的照片视频。诈骗分子借受害人失联之机,联系受害人亲属,称受害人被绑架,勒索巨额赎金。
使馆再次郑重提醒广大在新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群体,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高度警惕自称“警方办案”、“通缉追查”、“涉疫造谣”、“违禁邮寄”等可疑电话,如有疑问可挂断电话并向警方、使馆等权威单位求证,并和父母、老师及时商量。如不幸被骗,应立即报警并密切配合警方侦办工作。

来源:tnp.straitstimes/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