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4日至27日期間,商業事務部和七個警察土地部門的官員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行動之後發現,共有 310 人因涉嫌參與約 900 起詐騙案件而接受調查,據報道受害者損失超過 580 萬美元。
警方周四表示,這 896 起詐騙案件主要包括電子商務詐騙、投資詐騙、工作詐騙、技術支持詐騙、政府和官員假冒詐騙和網絡釣魚詐騙。
新加坡的詐騙案件呈上升趨勢。2022年前六個月,前10種詐騙類型總共損失了2.278億美元,高於2021年同期損失的1.425億美元。
欺詐罪可判處最高10年監禁和罰款,而洗錢罪可判處最高10年監禁、最高500,000美元罰款,或兩者兼施。
未經許可在新加坡開展業務以提供任何類型的支付服務的罪行將被處以最高 125,000 美元的罰款、最高三年的監禁,或兩者兼施。

大使館提醒:警惕電信詐騙分子新套路!
一段時間以來,「虛擬綁架」電信詐騙案件在新加坡頻頻發生,在新加坡警方積極偵查下,受害人員被及時尋獲,避免進一步經濟損失。
近日,使館又接報數起中國留學生「虛擬綁架」案件,案件中,相關學生被誘騙出境躲藏。詐騙分子妄圖通過此手法,使警方難以尋找到受害人蹤跡,增加破案難度,達到索要贖金的詐騙目的。經過使館與警方通力合作,目前有關人員已在其他國家被找到,安全返新或回國與家人團聚。
通過向受害留學生了解,詐騙分子在騙取受害人信任後,以配合「警方」執行「秘密任務」減輕罪行為由,誘騙受害人離開新加坡前往第三國,為其他受害人遞送「法院傳票」、「拘留證」等偽造的司法文件。期間,受害人被要求關閉通訊工具,交出社交媒體帳號,拍攝自己被「捆綁」、「毆打」的照片視頻。詐騙分子借受害人失聯之機,聯繫受害人親屬,稱受害人被綁架,勒索巨額贖金。
使館再次鄭重提醒廣大在新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群體,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高度警惕自稱「警方辦案」、「通緝追查」、「涉疫造謠」、「違禁郵寄」等可疑電話,如有疑問可掛斷電話並向警方、使館等權威單位求證,並和父母、老師及時商量。如不幸被騙,應立即報警並密切配合警方偵辦工作。

來源:tnp.straitstimes/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