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2个月里,咨询关于中国企业有意在新加坡上市的情况有所增多。市场观察者预测,未来将看到更多的中国公司在新加坡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和二次上市,目的是为了扩展到东南亚的业务。

图源:雅虎
新加坡优势明显,中企上市咨询增加
随着中国证监会对在境内IPO筹集资金的公司加强审查力度,以及中美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使得中企赴美赴港上市受阻遇冷,这让中企纷纷寻求海外上市地点,新加坡这一亚洲金融中心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中企寻求海外上市的考虑因素包括:靠近核心与增长市场、流动性的深度和广度、投资者群体、上市条件、监管系统,以及分析师的覆蓋范围和专业。
新加坡因其政治稳定、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以及进入东南亚市场的门户地位,被看作是一个理想的上市地点。新加坡的优势在于其平衡和中立的政治立场、亲商的政策,以及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对于希望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条件,它们可以在新加坡建立基地,并最终利用新加坡交易所满足其融资需求。
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关于中企在新加坡上市的相关咨询呈现出了增长趋势,随着中国企业为拓展东南亚业务而寻求IPO或二次上市,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资企业到新加坡上市。
新加坡资本市场长期前景强硬

新加坡交易所是亚洲仅次于东京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第三大交易所。近年来,新交所不断推出利好政策,鼓励海外企业赴新上市,新加坡资本市场日趋多元。
哪些企业适合来新加坡上市?
◎ 在东南亚有知名度并有全球化发展计划的东南亚发行人
◎ 有东南亚业务或发展计划的中国发行人
◎ 新加坡本土成功企业
◎ 探索发展亚洲市场的西方发行人
据数据分析,近几年,每年平均有数十家中国企业选择在新加坡交易所(SGX)挂牌。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40%的份额属于国际企业,其中约有35%来自大中华区,目前大中华区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约70家。
这些公司选择在新加坡上市,旨在利用这里作为跳板,进入亚洲快速增长的市场,同时提升其国际形象和区域内的知名度。
靠近大型消费市场日益成为首次公开售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截至2023年11月30日的数据,中国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为10.87%。
中国公司赴新加坡上市的好处

从宏观层面、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而言,新加坡资本市场与新交所的优势主要包括:
◎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亚心脏地带的新加坡,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且与中国无时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新加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高,吸引著来自世界各地的发行人和投资者,他们对亚洲市场有着深入的了解。
◎ 新加坡的政策环境既灵活又具有支持性:其上市政策不断更新,引入了双层股权结构、二次上市、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反向收购和红筹架构等创新形式。新加坡还推出了包括新加坡资本市场津贴(GEMS)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债券资助计划在内的多项扶持政策,旨在降低发行人的成本。
◎ 新加坡拥有众多高净值个人:其中包括家族办公室和家族信托,他们具有强大的投资能力。
◎ 新加坡的上市成本相对较低:通常占中国公司融资总额的5%-8%,与澳大利亚相当,且低于香港和纳斯达克。上市费用包括支付给新交所的费用以及投资银行、律师和会计师等专业服务的费用。
◎ 在新加坡上市的时间短,成功率较高:由于上市程序相对简单,符合条件的公司通常可以在一年内完成上市。这有利于中国企业及时抓住国际市场的机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融资,为未来发展提供资金。同时,缩短上市准备时间也有助于控制境外上市的成本。
◎ 对高科技企业认可度高:新加坡市场对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有更深的认识,估价较高。在国际市场上市,有利于企业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 新加坡市场为境外上市企业提供了灵活的再融资选项,且难度较低:与国内市场相比,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再融资更为灵活,企业可以随时进行增发。实际上,许多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通过增发或配股获得的资金已经超过了首次公开发行时的融资额。
◎ 新加坡市场支持多种货币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选择新元、美元、人民币、港币、欧元、英镑、澳元等多种货币进行投资,无需为不同货币计价而设立独立的股票池。
总体而言,新加坡在吸引中国企业上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市场竞争和内部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流动性、提高估值,以及加强投资者教育,将是新加坡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