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2個月里,諮詢關於中國企業有意在新加坡上市的情況有所增多。市場觀察者預測,未來將看到更多的中國公司在新加坡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和二次上市,目的是為了擴展到東南亞的業務。

圖源:雅虎
新加坡優勢明顯,中企上市諮詢增加
隨著中國證監會對在境內IPO籌集資金的公司加強審查力度,以及中美間的地緣政治緊張關係,使得中企赴美赴港上市受阻遇冷,這讓中企紛紛尋求海外上市地點,新加坡這一亞洲金融中心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中企尋求海外上市的考慮因素包括:靠近核心與增長市場、流動性的深度和廣度、投資者群體、上市條件、監管系統,以及分析師的覆蓋範圍和專業。
新加坡因其政治穩定、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以及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門戶地位,被看作是一個理想的上市地點。新加坡的優勢在於其平衡和中立的政治立場、親商的政策,以及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
對於希望進入東南亞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條件,它們可以在新加坡建立基地,並最終利用新加坡交易所滿足其融資需求。
在過去的12個月里,關於中企在新加坡上市的相關諮詢呈現出了增長趨勢,隨著中國企業為拓展東南亞業務而尋求IPO或二次上市,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中資企業到新加坡上市。
新加坡資本市場長期前景強硬

新加坡交易所是亞洲僅次於東京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的第三大交易所。近年來,新交所不斷推出利好政策,鼓勵海外企業赴新上市,新加坡資本市場日趨多元。
哪些企業適合來新加坡上市?
◎ 在東南亞有知名度並有全球化發展計劃的東南亞發行人
◎ 有東南亞業務或發展計劃的中國發行人
◎ 新加坡本土成功企業
◎ 探索發展亞洲市場的西方發行人
據數據分析,近幾年,每年平均有數十家中國企業選擇在新加坡交易所(SGX)掛牌。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中,有40%的份額屬於國際企業,其中約有35%來自大中華區,目前大中華區的上市公司數量已達到約70家。
這些公司選擇在新加坡上市,旨在利用這裡作為跳板,進入亞洲快速增長的市場,同時提升其國際形象和區域內的知名度。
靠近大型消費市場日益成為首次公開售股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截至2023年11月30日的數據,中國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為10.87%。
中國公司赴新加坡上市的好處

從宏觀層面、政策層面和市場層面而言,新加坡資本市場與新交所的優勢主要包括:
◎ 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的新加坡,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連接東西方的橋樑,且與中國無時差,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樞紐。新加坡市場的國際化程度高,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發行人和投資者,他們對亞洲市場有著深入的了解。
◎ 新加坡的政策環境既靈活又具有支持性:其上市政策不斷更新,引入了雙層股權結構、二次上市、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反向收購和紅籌架構等創新形式。新加坡還推出了包括新加坡資本市場津貼(GEMS)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債券資助計劃在內的多項扶持政策,旨在降低發行人的成本。
◎ 新加坡擁有眾多高凈值個人:其中包括家族辦公室和家族信託,他們具有強大的投資能力。
◎ 新加坡的上市成本相對較低:通常占中國公司融資總額的5%-8%,與澳大利亞相當,且低於香港和納斯達克。上市費用包括支付給新交所的費用以及投資銀行、律師和會計師等專業服務的費用。
◎ 在新加坡上市的時間短,成功率較高:由於上市程序相對簡單,符合條件的公司通常可以在一年內完成上市。這有利於中國企業及時抓住國際市場的機會,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融資,為未來發展提供資金。同時,縮短上市準備時間也有助於控制境外上市的成本。
◎ 對高科技企業認可度高:新加坡市場對製造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有更深的認識,估價較高。在國際市場上市,有利於企業樹立更好的企業形象。
◎ 新加坡市場為境外上市企業提供了靈活的再融資選項,且難度較低:與國內市場相比,新加坡證券市場的再融資更為靈活,企業可以隨時進行增發。實際上,許多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通過增發或配股獲得的資金已經超過了首次公開發行時的融資額。
◎ 新加坡市場支持多種貨幣交易: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可以選擇新元、美元、人民幣、港幣、歐元、英鎊、澳元等多種貨幣進行投資,無需為不同貨幣計價而設立獨立的股票池。
總體而言,新加坡在吸引中國企業上市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也面臨市場競爭和內部挑戰。如何進一步深化流動性、提高估值,以及加強投資者教育,將是新加坡市場未來發展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