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也就是上周三,新加坡酷航(Scoot)直飞中国天津的航班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复航。

这本来是件喜大普奔的事情,因为这个航线是酷航在大陆地区恢复的第三条航线,也是目前唯一一条新加坡至华北地区的航线,华北地区的华人想要回国更方便了。
复航之后的首班航班在8月19日载着归心似箭的人们落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的曲折:经过检测,这趟航班上载有13位新冠肺炎确诊者及无症状感染者。
尽管在8月25日,新加坡卫生部就对此回应:13人当中的12人为康复病患,并不具有传染性。但这趟航班还是难以跳出甫一通航就要熔断的局面,该航班将在接下来的4周内暂停执飞。

近期,中国境内疫情控制趋于稳定,防控重点更多指向严控输入病例。
截至8月24日,中国共有至少46起输入病例来自新加坡,占总输入病例的三分之一。
根据中国《民航局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航空公司在所运营国际航线上的单个入境航班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达到5个,则该航司该航线航班暂停1周,若达到10个,则暂停4周。
因为国内的新加坡输入病例的激增,多个新加坡——中国航班面临熔断或是处在熔断的边缘摇摇欲坠……

输入型病例,在全球抗疫早期一个令各国都感到头疼的名词,时至今日,也依然被众多人所“嫌弃”。
近期中国的新加坡输入病例,也是如此吗?
01. “我们只是想回家”
按照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信息,13名确诊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中,有11名在新加坡从事建筑行业,年龄介于40-50岁之间,在落地天津之前他们并没有出现过症状,属于无症状感染者。
8月23日,厦门市新增新加坡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都是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年男性。

再结合之前一段时间里中国各省市发布的新加坡输入病例信息,我们大致可以给中国的新加坡输入病例画一个群像,这个群像有显著的两个特点:
1、30-50岁中年男性
2、在新加坡从事基础服务业/建筑业
也就是说,中国的新加坡输入病例,大部分是在新打工的中国客工。

关于客工在新加坡此次疫情中的遭遇,SingPlus之前已经多次撰文说明。
他们背井离乡,从国内来到新加坡,终日劳作,只为换取微薄的薪资;他们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只为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4月初开始,新加坡客工宿舍疫情爆发,至今已经超过四个月。共有超过250个感染群跟客工宿舍有关联,跟客工宿舍相关的病例更是超过5万2000起,占新加坡病例总数近95%。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网站数据,客工宿舍的感染率已经超过16%。
在此期间,有两位不幸的中国客工同胞已经因为染上新冠病毒导致并发症而去世。
5月31日,一名51岁的中国籍客工顾振飞病逝。他是5月1日确诊的第17329起病例。但在4月底时就已经送入重症监护室中,被诊断患上淋巴癌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虽然接受了淋巴癌治疗,但由于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在5月31日病逝。
他的妻子李小娟只能通过视频与他告别,他的骨灰在新加坡当局的安排下已运回国,6月中旬在全家人的目送下下葬。

6月4日,41岁的中国籍客工吴利友病逝。他来自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是新加坡此次疫情中最年轻的死亡病例。
吴利友的家庭负担很重,有两个儿子,虽然大儿子已经22岁,但是收入微薄。小儿子12岁还在上学,妻子患有子宫肌瘤,爸妈身上也都有老年病。
他的大儿子透露,就在父亲过世的前一天,他还跟父亲视频通话,可能为了不让他们担心,父亲一直没有透露自己患病的事。

默哀。
其实大部分中国客工们都被隔离4个月以上,由于长时间被困在单一的环境里,焦虑、无助、迷茫…
各种情绪不断堆积。当精神体力被消耗到一定程度,人的思想难免逐渐走向崩溃边缘。

7月22日下午,一位居住在榜鹅S11宿舍的中国籍客工欲跳楼轻生,又揭开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中国客工们有家归不得。
由于长时间被困在宿舍,无法做工,也没有收入,这位客工与公司协商回国事宜并达成一致意见:公司与个人各付一半机票钱,共计2000新币。
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但航班起飞前一天,公司老板突然改口,不愿意支付另一半机票钱,这位客工因为拿不出另外的1000新币,巨大压力之下就想跳楼结束生命。

他在绝望中的反抗开启了惨烈的序幕。 整个七月下旬,新加坡发生数起类似的中国客工自杀事件,至少三名中国客工欲跳楼轻生被爆出来。
而这几位选择自杀的中国客工,或许只是万千饱受煎熬的中国客工们的一个缩影。
在此之前,SingPlus收到过很多客工朋友的反馈:
有的公司不允许回家:

有的雇主一直拖着不管回家的机票:


而人力部的电话永远打不通:

而且他们被困在宿舍,失去收入来源,也拿不到政府的补贴,甚至还要动用自己微薄的积蓄。

试想在这样绝望的处境下,给你一个回国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
我太能理解那些咬牙回家的人了,回家不易,没体会过的人不会明白这几个月我们是怎么焦虑、绝望着过过来的。
一位成功回国的健康客工如是说道。
02. 新中检测的"阴"与"阳"
这些回国的中国客工或许不善言辞,大部分也没有什么故事,最引起关注的一件事,恐怕就是一位康复客工回国后被再度确诊了。
SingPlus的视频号也报道了本次事件:
这位客工说自己7月23日在新加坡出院,于4天后,也就是7月27日前往上海并在浦东国际机场接受冠病检测时再度确诊,还被列为具有高传染风险的患者。
他表示,他在新加坡确实因感染新冠病毒而被隔离,回国前拿到卫生部提供的一份出院证明,才得以上飞机回国。
在视频中,他还提供了那张指他不再具有传染性、解除隔离的报告。
此“阴”彼“阳”,同一病患,时隔仅4天,在两个国家竟然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
该视频迅速引发了全网关注,有人质疑新加坡检测的可靠性,有人呼吁两国互相承认检测结果。

而且,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
有网友反馈,他5月中旬在新加坡的检测中被确诊,6月7日出院然后就一直在隔离中,然后7月回国入境时依然被检测出是阳性。

这次天津航班上的确诊病例也有类似情况,结合近期中国籍客工从新加坡返回中国时,因体内带有新冠病毒而必须被隔离的事件。
卫生部长颜金勇于8月25日解释道:客工们在回中国之前都已新加坡已接受过检测。他们当中有些曾染疫,但都已康复,只是身体里还有一些病毒的痕迹。
新加坡卫生部表示,新加坡本地对病患出院的要求非常严格,流程和标准也十分健全:在新加坡,如果一个新冠患者在感染的第21天,被临床检测确认已康复,就可以获准出院。
卫生部也强调,其实新加坡评估新冠患者是否出院的标准远比世卫组织定下的国际标准还要严格。

出院标准定的高是一重保障,其他研究也能辅证一二。
据新加坡本地和国际研究证实,新冠患者在患病第二周,体内就不会有活性病毒。患者在出院后体内会残存病毒碎片,数周或者数月后仍会流出,这也会导致病人在做核酸检测时会再次呈现阳性。然而,这些残留在出院病人体内的病毒碎片不具传染性。
对此,你怎么看?
03. 客工回国路漫漫
8月7日,新加坡政府按照承诺,如期完成了对所有客工宿舍的病毒检测工作。
新加坡共同领导跨部门工作小组的教育部长黄循财指出,为宿舍内所有客工完成检测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

但是即便是检测完了,新加坡近几天来一直都还有客工宿舍的确诊病例,且仍占单日确诊病例中的大多数。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也似乎一直在给大众打“预防针”,提醒大众未来几天的单日新增病例可能会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