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自己做新冠检测,阳性以后自我隔离,需要10天时间,10天内每一日要做的事情如下

而新冠患者的密接者,则是需要14天的隔离,14天内每日需要做的事情如下

所以能看出,对于这场疫情,当局说要共存没错,但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
只是这场共存,也一定需要大家配合。
而这种配合,需要磨合时间。
一直到前天,都还有沟通指示不及时,或者人手没安排到位的情况发生。
比如本地一72岁左右的老人,她9月21日出现症状,23日检测确诊。
之后23日到26日,老人一直在家隔离。有轻度发烧,并且时不时头晕、咳嗽、恶心等症状,且迟迟没有接到下一步指示。

老人子女每隔几小时就给老人测体温、血氧、心率 直到约前天左右,老人高烧发晕,在家跌到撞到头,直接就送入加护病房,据说现在是情况稳定下来了。
这种情况还在发生,是不是说明如今应付日增近3000例,就已是仓促。
尽管在下午,卫生部长王乙康表示目前虽然还有存在延误情况,但整体正在努力改进,加强资源。
只是如果病例没稳住,继续飙增,更多人感染,谁也不敢打包票,到时的加强是否要变成“加加强”。。。
中国频现“新加坡输入病例” 网友担心会不会发生“熔断”
因为疫情,近期有不少小伙伴选择回中国,即便要力扛隔离期21天+的压力。
而自上个月福建莆田的新加坡输入病例以后,青岛、湖北、深圳、东莞、天津等省市也陆续报道新增新加坡的境外输入病例。

来源:todayonline
而就在前两天,天津也报道新增1例新加坡输入病例。
这个小伙伴的情况是这样的: (以下信息来自天津日报) 第352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新加坡。该患者自新加坡乘坐航班(TR138),于9月29日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入境时体温正常,申报无异常。经海关检疫排查采样,转送至河北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因出现下腹疼痛,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空港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当晚,海关实验室回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就诊。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我市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境外输入)。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而天津在9月19日到20日期间,就已报道过新增2起新加坡输入病例。 他们的情况是这样的:
第341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新加坡。该患者自新加坡乘坐航班(TR138),于9月15日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入境时体温正常,申报无异常。经海关检疫排查采样后,转送至蓟州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9月19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就诊。经天津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天津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境外输入)。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第342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新加坡。该患者自新加坡乘坐航班(TR138),于9月15日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入境时体温正常,申报无异常。经海关检疫排查采样后,转送至蓟州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9月19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就诊。经天津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天津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境外输入)。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截止到目前,不管是天津,或者广州,出现的新加坡输入病例都是1个航班最多2例。
但如果本地疫情继续扩散,假设真的日增5000例,到时回国的人可能会更多。 而网友担心的地方也在于这里。 中国到现在都有航班熔断措施。规定如下:
航空公司单一入境航班确诊旅客人数达到5例的,可从以下两种限制运行的方式中自主选择:
航班熔断措施:自航班入境的第四周起,暂停该航班运行2周,并取消奖励航班;
控制客座率运行措施:自航班入境的第四周起,限制该航班以不高于40%的客座率运行4周,并取消奖励航班。

去年6月8日开始实施
要么暂停航班,要么限客。
不管哪一种情况,都不是让人喜闻乐见的。
本来隔离期就要约21天,如果暂停航班或者限客,那么机票价格能不涨?
目前以新加坡飞广州为例(单程)。 11月机票,人民币3000到7000不等(约600新币-1200新币)。

12月机票,人民币4000到8000多不等(约800新币-1600新币不等)。

不过,目前11月、12月的价格应该是因为逼近年底以及假期,价格才上涨。

只是现在价格都这么高了,如果再有个什么熔断。
那到时回国一趟,机票、隔离酒店等七七八八费用加起来,真的是要出现“天价”了。 椰友们,你们觉得会发生这种情况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