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聊过很多新加坡的优势和特长,正是这些新加坡的好,才吸引越来越多外国人前来移民新加坡,或者是来新加坡留学和工作。当然,也有朋友也让我说说新加坡的不好,其实关于新加坡的槽点也是很多的,那么今天就说一说新加坡那些被外国人疯狂吐槽的点,当然有些方面,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有些就有些牵强了。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首先,就是新加坡的消费太高,各种贵,这包括买房贵、租房也贵,房价贵,买车贵、开车也贵,孩子上学贵,生活开销也贵。
关于消费高这一点,确实是存在的,甚至蝉联全球消费最高的城市,没有之一。不过,在我看来,消费这一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房价,对比北上广深和香港,新加坡的房价并不算高,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还问我,他可以选择去新加坡或香港工作,到底如何选,我说如果你能解决房子问题,那你就去香港,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来新加坡,在香港,房子可谓是压在年轻人头顶的一座大山,新加坡相对友好太多。不过新加坡买车,确实是很贵,确切地说,是越来越高,仅仅接近6位数的拥车证这一项,就让很多人放弃了。

第二点,很多人吐槽,新加坡对外国人不够友好,包括在就业、孩子教育以及政府援助等方面,与本地人差距越来越来越大。
比如说,疫情期间政府推出的援助政策,一度被很多外国人吐槽,这次又没有外国人的份!或是在求职方面,外国人基本没办法与本地人竞争!其实可以理解,一个国家政策的制定,都是以本国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新加坡政府也在最大限度保护外国人的权益。另外,还有人抱怨说,本地人很瞧不起外国人,说实话,新加坡对外国人算是非常宽容和友好了,特别是对中国人的接纳程度是蛮高的,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你去澳洲或欧美待一段时间,就能体会到这种差别。

第三点,看病贵、就医贵。
关于医疗费用高这个问题,这不是新加坡的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至于为什么贵,是与医疗成本高、私人医院或诊所比重高和医生执业门槛高等因素相关。新加坡的医疗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是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去公立诊所或公立医院看病的话,可以享受到政府的补贴,费用其实并不太高。如果是外国人的话,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费用都是很高的,因为享受不到政府津贴。当然,不管是外国人还是本地人,都需要购买商业保险来覆蓋医疗的花销,特别是外国人,若没有保险,风险是极大的。

第四点,关于新加坡式英语,或Singlish,一直被拿来开玩笑。
关于口音问题,算是老生常谈了,我也解释过很多次,今天我换一种方式,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新加坡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关系,好比北京话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好比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平时在生活或工作中,一定是习惯性讲北京话的,主要是北京话与普通话,除了口音问题之外,两者基本是没啥区别的,讲北京话也显得亲切,同时,我们也很少听说有人会吐槽北京人说话土,或者是说北京人的普通话烂,如果非要正儿八白的说普通话,相信多数北京人是能做到的。如果你本身也是来自一个方言区,比如你平时就说河南话、广东话、四川话或者是东北话,那就就更没有理由说北京人普通话不标准了。好,如果你能明白我上面讲的这个类比,那就你能理解新加坡口音这件事。

第五点,吐槽无现金支付方式太落后。
这么说吧,说新加坡落后,倒不至于,毕竟大多数场景还是可以接受电子支付的,但确实是存在一些小店铺和小贩中心,是只接受现金的。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记得很多次,去一些小贩中心吃饭,摊主是只接收现金的,我平时不太爱带钱包,所以这个时候就非常不便,更尴尬的是,在点完餐后,才知道只能现金支付,就只好去附近疯狂找取款机取钱,确实很狼狈,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包里装一些领钱,以备不时之需。
第六点,新加坡本地的网购体验很差。
其实不只被外国人吐槽,就连很多本地人也觉得如此。新加坡网购发货很慢,在国内大城市,基本上可以实现当天送达或次日送达,新加坡很难做到。像我很多朋友,宁可走海运,也不愿意在本地的电商平台购物。这一点可以理解,一方面,新加坡本身就不是货源地,多数需要从海外进口货源,这就增加了时间和购买成本,二是新加坡物流的人力成本很高,完全做不到像中国那样,人力成本低,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

我一直强调,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地方,美国如此,中国如此,新加坡更是如此。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完美,我们可以吐槽,可以抱怨,但是过后,还是要坦然的面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这个国家一起,将一切不完美,变得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