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屋楼下出现多家按摩院及推拿中心。(新明日报图)
新加坡西海岸一组屋楼下,出现了8家按摩院及推拿中心,业者表示各有特色,不怕竞争,但有业者感觉竞争太大,难以维持,恐将结业。
《新明日报》记者接获消息,指位于西海岸通道第501座组屋楼下有超过30家商店,其中竟有5家按摩院、3家推拿中心,及一家中医馆。据了解,这些店铺面积大小不一,多数按摩店都有隔间。
受访的其中一名足底按摩师李小姐(43岁)表示,她们并不担心同行竞争,毕竟各有特色。“我们主打足底按摩,店面采用开放式设计,不设任何隔间,各个角落也设置多个摄像头,环境很安全。虽然邻里人流量不多,但周末都有常客光顾,所以生意还不错。”
另一名推拿师婉小姐则指出,她们的推拿中心是由毗邻的中医馆老板开设,专门提供推拿诊疗。
“确实有竞争压力,但我们和其他店家不一样,提供的是中医推拿服务。”
也有业者指竞争大 恐结业
按摩店老板张小姐(30多岁)则透露,她租店前没有事先考察商圈,结果来了才发现有不少同行,令她倍感压力。“我在疫情期间失业,决定自己开店后,就只顾著找空店面,根本没有实地考察。”
她透露,自己的店面较小,加上马新边界开通,如今生意每况愈下。
“如今顾客都去大马按摩,加上这里同行多,顾客货比三家,较大规模的店面会上网做宣传,我们的小店连请人都难。最近,我每天只有一个顾客光顾,生意差很多,租金一年还涨2次,我负担不起,等做不下去,可能就会关店。”
其他商家忧影响生意
按摩院林立,其他业者担心生意受影响。
营业超过20年的商家陈先生(50岁)表示,以前只有3、4家按摩院与推拿中心,后来越来越多,担心邻里商圈变“推拿区”。
“以前有很多食客在附近的亚逸拉惹小贩中心用餐后,就走过来闲逛,但现在大家都不过来了。有顾客告诉我说,这里都是按摩院,没什么可逛,就干脆不来了。所以我的生意深受影响,有时店里一个顾客都没有。”
商家许小姐(37岁)则表示,附近的按摩院确实多。“附近的中医馆和推拿的装潢很明亮干净,不少顾客做过推拿,都说体验不错。”
居民:有执照就可接受
受访公众谢先生(65岁,自雇人士)透露,常到该地的小贩中心用餐,发现按摩院越开越多,确实觉得很奇怪。
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60多岁)则指出,只要这些按摩院是持有正规执照营业,那就没问题。
“按摩院正规营业就没问题,按摩师不要衣着暴露就好。据我观察,她们一直都穿着制服,所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