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屋樓下出現多家按摩院及推拿中心。(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西海岸一組屋樓下,出現了8家按摩院及推拿中心,業者表示各有特色,不怕競爭,但有業者感覺競爭太大,難以維持,恐將結業。
《新明日報》記者接獲消息,指位於西海岸通道第501座組屋樓下有超過30家商店,其中竟有5家按摩院、3家推拿中心,及一家中醫館。據了解,這些店鋪面積大小不一,多數按摩店都有隔間。
受訪的其中一名足底按摩師李小姐(43歲)表示,她們並不擔心同行競爭,畢竟各有特色。「我們主打足底按摩,店面採用開放式設計,不設任何隔間,各個角落也設置多個攝像頭,環境很安全。雖然鄰里人流量不多,但周末都有常客光顧,所以生意還不錯。」
另一名推拿師婉小姐則指出,她們的推拿中心是由毗鄰的中醫館老闆開設,專門提供推拿診療。
「確實有競爭壓力,但我們和其他店家不一樣,提供的是中醫推拿服務。」
也有業者指競爭大 恐結業
按摩店老闆張小姐(30多歲)則透露,她租店前沒有事先考察商圈,結果來了才發現有不少同行,令她倍感壓力。「我在疫情期間失業,決定自己開店後,就只顧著找空店面,根本沒有實地考察。」
她透露,自己的店面較小,加上馬新邊界開通,如今生意每況愈下。
「如今顧客都去大馬按摩,加上這裡同行多,顧客貨比三家,較大規模的店面會上網做宣傳,我們的小店連請人都難。最近,我每天只有一個顧客光顧,生意差很多,租金一年還漲2次,我負擔不起,等做不下去,可能就會關店。」
其他商家憂影響生意
按摩院林立,其他業者擔心生意受影響。
營業超過20年的商家陳先生(50歲)表示,以前只有3、4家按摩院與推拿中心,後來越來越多,擔心鄰里商圈變「推拿區」。
「以前有很多食客在附近的亞逸拉惹小販中心用餐後,就走過來閒逛,但現在大家都不過來了。有顧客告訴我說,這裡都是按摩院,沒什麼可逛,就乾脆不來了。所以我的生意深受影響,有時店裡一個顧客都沒有。」
商家許小姐(37歲)則表示,附近的按摩院確實多。「附近的中醫館和推拿的裝潢很明亮乾淨,不少顧客做過推拿,都說體驗不錯。」
居民:有執照就可接受
受訪公眾謝先生(65歲,自僱人士)透露,常到該地的小販中心用餐,發現按摩院越開越多,確實覺得很奇怪。
不願透露姓名的居民(60多歲)則指出,只要這些按摩院是持有正規執照營業,那就沒問題。
「按摩院正規營業就沒問題,按摩師不要衣著暴露就好。據我觀察,她們一直都穿著制服,所以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