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华人为主的国家,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唯一华人占大多数的国家,在本国公民中占74%,其次是马来族(13.5%)和印度族(9%),华人大多信仰佛教或基督教,印裔信仰印度教,只有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
也正是由于华人占主体的原因,新加坡在1965年被马来西亚“踢”出,不得不独立建国。

▲新加坡充满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尽管华人是主体民族,新加坡独立后却一直把马来语定为国语,英语作为通用语,再加上华语和泰米尔语,小小的新加坡居然有4种官方语言。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的国歌《前进吧,新加坡》不仅是用马来语谱写的,而且法律规定只能用马来语演唱,英语、华语、泰米尔语有国歌的译文,却不能用来演唱。

▲新加坡国歌歌词
既然新加坡的主体是华人,又是被马来西亚联邦“踢”出来的,那么又为什么会对马来语念念不忘,不仅将马来语定为国语,还规定只能用马来语演唱国歌?

1819年,在莱佛士占领新加坡之前,新加坡还是属于现在的马来亚半岛的柔佛州,所以,当时的新加坡是马来亚的一部分。
不过,在整个马来亚半岛被英国殖民之后,新加坡也就被纳入了英属马来亚(The British Malaya)的范畴。这样新加坡人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为了马来亚人。但是新加坡并不受马来亚半岛任何一州的管辖范围,而是成为英属海峡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世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此起彼伏,东南亚的马来亚半岛也不例外。新加坡人民当时所要争取的是马来亚独立并建国,但是,从来没有人提出要建立“新加坡共和国”,因为在当时那是不可能且不现实的想法。
▲新加坡华人一直在纪念当年的“下南洋”活动
1950年代,关于马来亚半岛独立以后采用马来语作为国语的议题,被马来亚各党派提上日程,并且获得了马来亚半岛各族同胞的热烈欢迎!
就这样,学习马来语的国语运动在新加坡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各种新加坡的民间团体,包括校友会、职工会等都开设了大大小小的马来语学习班。
就连新加坡各种报纸杂志也纷纷开辟马来语专栏,推广学习马来语的热潮,各种机构也积极编撰和出版马来语词典。南洋大学也开设了马来语文科,培养双语人才,还出版了马来文期刊,例如《马来语月刊》、《国语月刊》等。

1966年通过的新加坡宪法规定,官方语言有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四种。将马来语定为国语,代表着新加坡对这片土地原住民(马来人)的尊重。
英语作为通用语,是行政语言是殖民时代的遗产,以及为了减少三大民族的沟通成本。华语和泰米尔语则分别用于华人和印度裔的内部交流。

▲据李光耀称,国旗上的五星是对中国五星红旗的仿效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本身就是一首马来语歌曲,新加坡政府还规定只能用马来语歌唱,其他三种官方语言的译文并不是国歌的法定版本,仅用于各族人群加深对国歌的理解。

▲新加坡几乎没有自我防御能力,必须与邻国保持良好关系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和城市国家,几乎没有自我生存和防御能力,连最基本的淡水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因此必须维护好与马来西亚、印尼的良好关系。
从历史角度看,新加坡这块土地长期曾经属于马来人,华人虽然现在是主体民族,却主要是清朝中后期华人移民的后代,相对马来人是后来者。
因此,新加坡在语言、国歌、国旗等方面的“马来化”,能够避免让马来人和邻国马来西亚产生“鹊巢鸠占”的感觉。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除了国防、淡水等基本需要外,新加坡在经济上同样对马来西亚依赖很深。在英国殖民时代,新加坡就是作为马来半岛的对外贸易窗口而崛起的。
▲“新加坡”这个词来源于马来语,意思为“狮子”
新加坡直到60年代仍然算不上富裕,李光耀年轻时曾经羡慕过缅甸的繁荣景象,比起盛产橡胶、锡矿、珍稀木料香料的马来半岛,新加坡并没有多少优势。
由于东亚地区在60年代还没有开始经济腾飞,马六甲海峡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远不如80-90年代之后,当时并不能给予新加坡足够的发展动力,因此新加坡当时的对外经济发展的重点仍然在马来西亚、印尼等周边国家。

▲60年代的新加坡并不算富裕
新加坡的繁荣,同样离不开外来移民的贡献,来自马来西亚、印尼、印度,以及其他原英属殖民地的移民,对新加坡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将马来语、英语、泰米尔语同时定为官方语言,对吸引外来移民有很大的好处。

▲新加坡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每年都要举行独立日庆典
在种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加坡独立后就一直强调民族团结,并提高马来语的地位,以此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新加坡之所以选择马来语作为国语,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虽然,新加坡脱离马来亚联邦,独立建国属于历史偶然,但是在当然区域形势下,马来语在马来亚半岛比英语更加普及通用,也容易掌握。
新加坡一直强调四种官方语言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从使用范围来看,马来语除了作为国语外,主要用于马来人之间,包括华人在内的其他民族大部分都不会说。除了演唱国歌《前进吧,新加坡》外,平时也没有强制使用的要求。
而且,马来语与印尼语非常相似,所以马来语基本上是东南亚地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不过,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英语在新加坡逐渐占住C位,不过马来语依然是新加坡的国语,依据享有这个重要的地位!

新加坡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与马来西亚的关系。马来西亚人口3300万,是新加坡的近10倍,为新加坡提供了庞大的市场,以及丰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

▲新加坡的城市建设非常著名,被誉为花园城市或花园国家
新加坡人口从1965年独立时的200万,增加到目前的350万,华人比例一直保持在75%上下,与马来西亚华人移民的大量涌入有很大关系。
他们还带来了可观的资金,对新加坡经济腾飞起到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新加坡对马来人移民的控制更为严格一些。
▲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所有学生要学习英语和母语

▲新加坡始终强调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