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统计局刚刚公布了2023年消费报告,虽然是消费报告,但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第四章:居民家庭收入情况。 所谓居民家庭,是指含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家庭。
所谓收入,不仅包括工资收入,也包括投资所得,子女补贴甚至政府津贴,但是不包括房产股票的买卖这一类的一次性收入。
1. 平均家庭月收入$15,473 按照最大贷款额度计算,对应可以负担的组屋价格为108万。目前的转售组屋价格还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如果更多百万组屋出现,政府可能还是会采取一些措施。

2. 最富有的20%家庭,月收入$34,341 新加坡约20%的家庭是居住在公寓和别墅一类的私人住宅里的,所以这个数据对于私人住宅价格很有参考意义。
对应可以负担的私人住宅价格约为483万。 从市场的情况来看,超过500万的高端住宅,的确流动性会差一些。

3. 组屋平均家庭收入$11,652,公寓平均家庭收入$25,707,有地住宅平均家庭收入$40,884。
和五年前2017年对比,有地住宅的家庭收入上升了最多,涨幅超过一万新。一方面是因为这五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很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几年有地住宅价格上涨迅猛,抬高了入场门槛。

最后再补两个关于拥房率的数据。 本地居民拥房率87.9%,算是对居者有其屋最好的注释。
组屋的拥房率相对稳定,但是私人住宅的拥房率近五年是有明显下降的。随着房价高企,许多获得PR或者公民身份的家庭可能选择租房观望。

拥房率最高的是中间收入的家庭,大多是选择组屋。对于高收入家庭,尤其是最高的20%家庭,拥房率反而相对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