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統計局剛剛公布了2023年消費報告,雖然是消費報告,但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第四章:居民家庭收入情況。 所謂居民家庭,是指含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家庭。
所謂收入,不僅包括工資收入,也包括投資所得,子女補貼甚至政府津貼,但是不包括房產股票的買賣這一類的一次性收入。
1. 平均家庭月收入$15,473 按照最大貸款額度計算,對應可以負擔的組屋價格為108萬。目前的轉售組屋價格還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但如果更多百萬組屋出現,政府可能還是會採取一些措施。

2. 最富有的20%家庭,月收入$34,341 新加坡約20%的家庭是居住在公寓和別墅一類的私人住宅里的,所以這個數據對於私人住宅價格很有參考意義。
對應可以負擔的私人住宅價格約為483萬。 從市場的情況來看,超過500萬的高端住宅,的確流動性會差一些。

3. 組屋平均家庭收入$11,652,公寓平均家庭收入$25,707,有地住宅平均家庭收入$40,884。
和五年前2017年對比,有地住宅的家庭收入上升了最多,漲幅超過一萬新。一方面是因為這五年新加坡經濟發展很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幾年有地住宅價格上漲迅猛,抬高了入場門檻。

最後再補兩個關於擁房率的數據。 本地居民擁房率87.9%,算是對居者有其屋最好的注釋。
組屋的擁房率相對穩定,但是私人住宅的擁房率近五年是有明顯下降的。隨著房價高企,許多獲得PR或者公民身份的家庭可能選擇租房觀望。

擁房率最高的是中間收入的家庭,大多是選擇組屋。對於高收入家庭,尤其是最高的20%家庭,擁房率反而相對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