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本地多数医护人员过去一年曾遭遇或目睹暴力对待事件

调查发现,大多数医护人员曾亲身经历或目睹同事被骚扰或暴力对待,但很多却不认为这些行为属于骚扰或暴力行为,一些则因为同情病人处境而没有追究。
预防骚扰和暴力对待医护人员劳资政三方工作小组去年下半年通过调查和小组讨论,收集了3000多名医护人员和1500多名公众的意见。
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曾遭遇或目睹骚扰或暴力对待事件,当中有一半每星期至少经历或目睹一次这类不当行为。药剂师、病人服务助理、护士等前线医护人员最有可能遭受骚扰和暴力对待。
其中,最常见的骚扰和暴力对待行为包括:病人或看护者对医护人员大声喊叫、威胁投诉或采取法律行动,以及贬低或侮辱医护人员。肢体暴力行为则较少见,有4%的受访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曾经历或目睹同事被病人攻击。
尽管如此,很多医护人员并不把某些行为归类为骚扰或暴力对待。例如:多达33%的医护人员不认为掌掴等肢体暴力行为属于暴力行为、近四成不觉得病人或看护者提出性要求或相关言论,甚至被非礼属于骚扰。
报告指出,这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医护人员已经把所经历的不当行为正常化和合理化,认为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这让其他医护人员产生误解,以为应该容忍这类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受访的公众中,也有较高比例不认为某些行为属于骚扰或暴力对待,如:对医护人员不断提出同样要求或投诉、威胁采取法律行动、出言侮辱等。
另外,曾被骚扰或暴力对待的医护人员中,大多表示,只会私底下向同事、上司或亲友诉苦,极少数会通过正式管道向雇主举报或报警。医护人员反映,尽管知道机构内有相关的应对措施,但举报过程耗时耗力,因此选择作罢。一些则表示不清楚自己的遭遇是否属于虐待或骚扰,有些也担心举报后,上司或同事可能会质疑他们是否无意中激怒了病人或无法满足病人的要求。
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免受骚扰和暴力对待,卫生部将同本地三大医疗集团合作,在今年下半年制定一套零容忍政策,清楚列明骚扰或暴力对待医护人员的定义、举报和对付这类行为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