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名乌克兰籍船员在新加坡因新冠并发症死亡。
年仅34的他,竟然从病发到死亡竟只有一周时间!
到底发生了什么?
34岁外籍船员确诊当日即死亡
据透露:没有接种过疫苗
新加坡本地第38例,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死亡病例,是一乌克兰籍船员。
据记录,他从7月25号当天开始出现发烧、咳嗽、昏睡等症状。
29号抵达新加坡。但,不知什么原因,他抵境后并没有及时做新冠核酸检测。

示意
两天过后,7月31号。他的病情加重,开始出现气喘的症状。
然而这时他仍旧留在船上。
一直到8月1号当天,他被送往新加坡中央医院,当天做核酸检测马上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
更不幸的是,这个34岁的乌克兰船员竟然同日去世。

来源:Yahoo
也就是说他从发病到死,只经历了短短7天。确诊当日即死亡,这个情况让人深感震惊。
网友觉得他是这么年轻,才34岁!
“我的天,才34岁。这证明我们真的得很小心。他能做船员说明他的基础健康是没问题的。可能是有什么潜在的疾病。没有人可以例外,所以还是多加注意吧。”

“真的,死得太早了。他太年轻了。”

有人震惊他从病发到死亡实在历时太短。
“太快了?他肯定是在上船之前就感染了新冠吧?”

或者开始担心一下,新加坡的新冠医疗方案是不是得改进。
“当局是不是应该改进一下对新冠患者的医疗方案。看起来不是很好用。”

还有网友关心他感染的新冠病毒是哪一种。
“原有的德尔塔变异病毒,还是新型的那个新冠变种拉姆达C37?”

最后,有人对于这个船员送医和核酸检测的时间提出疑问。
按照规定,抵新船员要求得有离境前的核酸阴性检测证明。
那么这个船员怎么感染上病毒的?

官网对于下船船员规定 另外,抵达新加坡以后的第一天,就应该进行新冠检测。检测结果在抵新的第二、三天就差不多能出炉。

来源:MPA官网
可是这名船员25号有症状,29号抵新,1号因病重送医院,到医院后才确诊新冠。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以至年轻船员救治延迟丢了命?
当然,上述只是网友的个人揣测。
从新加坡官方规定来看,如果这艘船的船员不下船,那么并不会被强制要求提供离境前核酸阴性证明、或是进行下船需做的核酸检测。
只是这艘船到底去哪里,关于这名船员的信息,当局一段话带过了。

唯一从媒体CNA得到的额外消息就是,这名34岁船员,没有接种过疫苗。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接种疫苗确实比没有接种的更幸运一点。
过去28天内,本地总计有61人重症,其中37个没有接种过疫苗,20个接种了1剂,4个接种完2剂。

接种完1剂疫苗后确诊、住院需要吸氧的人昨天增加1人。
接种完2剂疫苗还重症不治的,目前新加坡还没有出现过。
但近期大家的焦点,并非仅仅集中在接种疫苗后多少人重症。
新加坡现存活跃感染群已经近百个,这又要怎么解释?
社区现存近百个活跃感染群 卫生部为这件事道歉了!
现在,关于疫情坊间比较关注这2点。
1)新加坡的社区感染群明显暴增,现存活跃感染群达93个。但官方消息里细节全无。
从7月25号开始,新加坡的感染群就呈现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走势。

日增10个新感染群,现在已经不稀奇了。
主要是就连官网上,对于新增感染群的情况描述都只剩下病例编号,大家想关心也关心不起来。

毕竟谁懂病例6XXXX是谁在哪里做什么,感染群里又有谁?
新加坡的疫情越来越数据化、指标化。
当局不再透露关于病例的详情,只公布数字,这一点让网友感到很迷。
“通报了10个新感染群,却没有公布感染群在哪这些细节?”

没有细节的病例数字,就好像跟你说这里埋著XXX个雷,但XXX个雷在哪不好意思无可奉告。
明知道存在感染风险,却避无可避。
“我觉得不然干脆连病例都停止公布吧,又没人知道每天这么多感染群发生在哪里,有什么意义?没有其他可避免方式,没有额外的收紧措施。病例数字就纯数字而已。”

目测暂时新加坡是不会停止统计病例的,因为疫苗跟新冠病毒之间还没有分出胜负。
另一方面,虽说感染群变多,但社区确诊病例的人数在下降。

有人猜测或许是之前的无关联病例已有找到联系。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能说明社区疫情其实正在好转?
当然,这也仅仅是坊间猜测。是好是坏,当局说了才算。
这里再说说让群众担心的第二点。
2)检测、隔离措施滞后,接到隔离令后再无下文。
近期,越来越多网友经历了类似的隔离措施滞后的事情。 我们看看其中三人的经历。
网友一:因隔离不及时,家人被牵连确诊。
7月21号,一个六口之家中有1人被确诊,全家人接到了隔离通知,要求在7月21号在8月3号进行隔离。
当时,当局表示他们会在24小时到48小时内为他们做出隔离安排。然而48小时过去了,当局毫无音讯。
7月24号,这个家庭中,再有一名家人出现了新冠病毒的症状。不知所措下,他们联系了卫生部和陈笃生医院,但他们却被告知要先联系隔离官。
他们只能照做去联系隔离官,并且要求让出现新冠症状的家属先去国家传染病中心。
7月25号,出现症状的这名家属确诊新冠。

这时,其余四名家属的隔离期又被从8月3号延长至8月7号,当局依然通知这些人将在48小时之内分开隔离,并进行新冠检测。
这一等,又好几天过去。等到7月30号,第三名家属开始出现症状。当晚他被送往医院后确诊。
一连三个家人中招,没有检测、没有分开隔离、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剩下的家属心理压力很大。
他们这一家人已经严格遵守隔离要求,各自待在房间内,减少和其余家人的接触,并勤洗手勤消毒了。
只是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六口人,没有办法做到绝对的隔离。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名又一名的家人确诊新冠。。。。

网友发文直接致信部长尚达曼求助
这名发帖人表示,如果在第一名家人确诊新冠的时候就及时进行了隔离,也许就不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确诊新冠的情况吧……
部长随后跟卫生部说这个事情,到流动检测小组给这家人上门检测时,已经是8月1号。
所以这个网友在被通知将被隔离后,经历了10天。10天内家人陆续确诊,他无奈发文才得到下一步帮助。如果没有发文呢?
网友二:多次主动联系安排隔离,打热线电话没有准信
本地一名会计师的9岁儿子就读于培群学校三年级。在他儿子的同班同学确诊后,他儿子于7月27号接到了政府的12天隔离令,隔离时间为7月26号到8月6号。

图源:Facebook
然而, 这家人却没有居家隔离的条件。因为,他们家的三房式组屋,都已经打通了。家人都是睡同一个房间的,没办法隔离,小朋友还需要照顾,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这名会计师多次联系卫生部,表示自己愿意和儿子前往酒店隔离,但卫生部均答复这一两天便会进行安排,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焦虑了好几天后,会计师终于在7月29晚上十点左右收到了通知,他带着儿子前往酒店进行隔离,他的老婆和女儿可以正常外出,不受影响。
网友三:卫生部热线一直打不通
以下来自网友DC的自述:
24号中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者说他是MOH(卫生部)的。因为经常收到诈骗电话,我起初比较怀疑真实性。之后他告诉我,说根据TraceTogether(合力追踪器)数据显示,在上周一19号早上,我与一个确诊病例一起在2米范围内,超过15分钟,所以把我列为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但鉴于我家里还有其他人,所以要到政府指定隔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