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烧三层楼高物体承受千度高温 新消防科学研究中心启用

民防部队设立本地最大规模的消防科学研究中心(Fire Research Centre),中心备有一个可容纳三层楼高物体、测试高达1000摄氏度火温的巨型热量计(calorimeter)。
以往,民防人员都是通过小规模燃烧试验进行火势分析。这个巨型热量计的圆形排气罩有十米宽,可轻易容纳三层楼高的燃烧物或结构。
中心的高科技传感器等设备,则可实时监控和分析不同物体燃烧的过程。
消防科学研究中心由民防部队和内政科技局联合开发。内政科技局防护安保与安全专业研究中心署长黄舒珩说,研究中心让当局通过科学的寻证方法,进行火灾事故的研究和调查工作。中心也可有效评估建筑物的创新消防安全设施,加强当局的火灾调查能力,以及提高我国的消防安全标准。
在医疗急救方面,新设立的全国紧急医疗培训中心(National EMS Training Centre),将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从一开始的准备工作、急救、将患者送院途中的医疗管理,到最后将患者移交给院方,一站式的设施和道具让学员能模拟最真实的情况。

学员可通过特别的护目镜,在人体模型上模拟不同的伤势。(图:邓沁怡)
中心也配有高科技的设施。学员可通过特别的护目镜,在人体模型上模拟不同的伤势;同一个房间也可以通过投影更换不同的急救场景,加强培训的真实感。
设于民防学院(Civil Defence Academy)的其他新培训设施还包括让学员进行高空救援和各种场景的真实救火,相关场景包括双层巴士、购物商场、办公楼和食物摊位等。
另外,民防学院内也复制了地铁系统和防空壕,以及公路隧道,让学员进行跟交通事故火患、隧道淹水等事故相关的培训。


其他新培训设施还包括让学员进行各种场景的真实救火,相关场景包括双层巴士和食物摊位等。(图:邓沁怡)

其他新培训设施还包括让学员进行各种场景的真实救火,相关场景包括双层巴士和食物摊位等。(图:邓沁怡)

民防学院内复制了公路隧道,让学员进行跟交通事故火患、隧道淹水等事故相关的培训。(图:邓沁怡)

民防学院内复制了公路隧道,让学员进行跟交通事故火患、隧道淹水等事故相关的培训。(图:邓沁怡)

民防学院内也复制了地铁系统和防空壕。(图:邓沁怡)
民防学院院长周文强助理总监说,民防学院自1999年成立,随着时代的改变和科技日新月异,当局认为有必要与时并进,改进学院的培训设施。
“许多事故都包含了不同的紧急状况,例如一场车祸可能涉及火灾、医疗和急救等,因此我们以多用性和可适应各种情况的概念来设计新培训设施。”
设施的改建分三阶段进行,最后阶段、模拟高楼火场的“熔炉建筑”(Furnace Building)将于明年完成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