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新加坡四名男子和四名女子被控上了法庭。
被控的原因是他们向野猪投食,违反了新加坡的野生动物法令(Wildlife Act)。最后,他们认罪,每人罚款2500新币。而新加坡国家公园局接下来两周还会因喂食野生动物陆续加控11人。

人类投喂野生动物是犯法,那野生动物袭击人呢?这让小编又想起来前段时间看到的一条关于野生动物的新闻,它的标题是这样的:
《滨海湾花园遭水獭狠咬脚踝 少妇皮开肉绽》。
当时,这位女士在滨海湾花园遇上水獭一家四口,兴奋之际忙拍照和拍视频留念,怎料水獭慢慢靠近,突然一口咬在她左脚踝,瞬间皮开肉绽,血流不止,导致她须缝三针和打破伤风针治伤口。

回想这些年,新加坡的野生动物可是三不五时地就登上了本地各大媒体的新闻版面,可谓是相当有排面儿。
有的人说新加坡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其实这里更是一座“疯狂动物城”。
01. 野生动物的天堂
要说新加坡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还得先从新加坡的绿化说起。
自独立以来,新加坡在建筑发展项目中总是有意识地融入绿色元素,打造成绿意盎然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高级署长林良任指出,早在“亲自然”(biophilic)一词出现之前,新加坡就已将它列为发展方针,在城市规划方面采取“亲自然”措施。

林良任表示:
“许多国家2030年的愿景,是希望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然而新加坡的2030年愿景,却是增加全岛的绿色覆蓋面和绿色建筑,相信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新加坡目前有超过3100座绿色建筑,即约34%的建筑已获绿色建筑标志认证,稳步朝2030年至少80%建筑为绿色建筑的目标迈进。
这是肉眼可见的绿化成果。

另一显著的绿化成果则和野生动物有联系:时隔多年,野生水獭在新加坡重现。
水獭是东南亚和南亚的本土物种,它们的足迹遍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等地。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许多自然学者普遍认为水獭在岛国已经绝迹。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有人在双溪布洛自然公园亲眼见到一只野生水獭,此后有越来越多人看到水獭出现在海岸边。

总的来说,新加坡是个非常独特的地方,既有现代化建设又有丰富的自然生态,从机场开始短短20分钟路程就能抵达自然保护区森林,野生动物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这个天堂里,这些野生动物很多都不怕人,你可能在路上走着走着,就能撞见几只,它们还会特别淡定地和你一起过马路。
走路遇鳄鱼,散步见蜥蜴,溜达看松鼠……这都不是啥新鲜事儿。
今年6月12日,就有罕见的巨型蜥蜴出现在新加坡植物园,被一名在那里和丈夫散步的网友恰好看到。这只蜥蜴约有2米长,而且肚子很鼓。

当然了,动不动可能还会有猴子、蟒蛇到你家做客。

之所以被称作野生动物的天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加坡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特别到位。
新加坡执法部门专业性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协助国民树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立法部门以严苛权威的法律法规维护其整体战略,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建构起新加坡保护野生动物的整体战略,并发挥出积极作用。
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是属于比较后端的操作了,这里主要说说社会公益组织和立法的作用。

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的专业性公益组织,新加坡野生动物保育集团不仅致力于周边国家野生动物的培育与种群延续,成功实现15个濒危野生物种在新加坡的繁育,更积极走出新加坡本土,探索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家园。

另一公益组织——新加坡关爱动物研究协会(ACRES),从2009年到2014年,其旗下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已救援3000多只野生动物,其中有印度星龟、绿鬣蜥、蟒蛇、鸟类、蝙蝠、松鼠以及穿山甲等。
据关爱动物研究协会副执行理事长卡莱透露,2017年,协会每月接到大约700通关于野生动物的电话。有时,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话上给予应对建议,其他时候就必须派人前去处理。协会每月平均拯救超过300只野生动物。
这些野生动物在被发现时几乎都处于非常状态,受伤及营养不良的占大多数。在保育员的悉心照料下,那些野生动物先后经历隔离区和户外保护区康复程序,最终回归山野。

立法方面,新加坡业已形成保护野生动物的多元化国内法律体系,以《野生动物及鸟类法令》为主导,以及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的保护野生动物条文,从而对国民建构起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红线”。
譬如新加坡《野生动物及鸟类法令》就有一条“霸王条款”规定,“任何人都不得捕捉本地野生动物当做宠物进行饲养”,这一条就曾让许多喜好饲养宠物的新国民被处罚,而正是如此才更好地让新国民融入到新加坡的国家认同中,从而更自觉地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积极城市绿化为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空间,多重保护措施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保障,正因如此,新加坡担得起“野生动物的天堂”这个称号。
02. “疯狂”的野生动物们
然而待在天堂里久了,野生动物们偶尔也要叛逆一下,疯狂一下。
再说回开头提到的野生水獭伤人事件。
有人可能会说:水獭那么可爱,怎么会伤人?

咳咳,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水獭的外表看起来非常的呆萌可爱,眨巴著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不少水獭的萌图。

但是,萌萌的外表掩饰不住它好战的内心。水獭作为鼬科家族中的一员,骨子里还是好战分子,敢攻击比自己体型大几倍的猎物,它们狠起来,可是连鳄鱼、美洲豹都不放在眼里。

12月7日下午,这位被水獭袭击的梁女士带着儿子到滨海湾花园游玩,正巧在附近的草坪处遇上水獭一家四口。当时梁女士和她的儿子都很兴奋,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水獭。
于是梁女士拿出手机拍照和录像,这时,他们和水獭之间的距离大概有三米 远, 这些水獭看上去可爱软萌,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攻击性。

梁女士于是慢慢向水獭靠近,想要拍些更清晰的水獭萌照。这时,其中一只水獭表现出了有点想要上前攻击的架势。梁女士随即停止行动,然而一只水獭还是嗖的一下冲到她面前,咬了她的左脚踝后立马跑的无影无踪。
等梁女士反应过来时,只感到左脚踝一阵钻心的痛,弯下腰检查,发现一道2厘米的伤口流血不止,附近两三名游客见到这一幕也被吓坏了。

其实,这不是新加坡第一次发生野生动物袭击人类的事件。
小编总结了一下,这么多年来,在新加坡袭击人类的野生动物,有四大主力,水獭就是其中一支主力军。
2018年1月,一名5岁的法国女孩和家人一起去滨海湾花园玩,看见一群水獭很可爱。小女孩一家也凑上去看,但是,当她们距离这群水獭只有1米时,突然一只水獭就跳上了岸,一口咬伤了小女孩的脚。女孩大哭,脚上的伤口也是血流不止。
除了水獭,其余三员经常在新加坡伤人的大将分别是:野猪、蟒蛇和猴子。
野猪攻击带来的伤害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强的。
今年11月17日,晚上9点半左右,余先生和他的太太在巴西立Sungei Api Api Park的公园小道上散步。就在距离大路约15米的地方,一只体型超过一米长的野猪从矮树丛中突然蹿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余太太,用獠牙刺向余太太的左腿。冲撞力之大,使余太太双脚离地,脸部向下砸在地面,导致严重受伤,满口是血。

野猪行动的敏捷程度令人难以置信,就在余太太还没看清什么东西袭击了她、只感觉到一阵剧痛,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野猪已经沿着小道逃窜开了,前后不过几秒钟的时间。
余先生立即将太太送往盛港医院。经检查,余太太的大腿被野猪的獠牙刺开了一个约10公分长、3公分宽的裂口,深可见骨,裂口内血肉模糊。除了腿部的重伤外,由于她的脸部向下扑倒,牙齿击打在地面,导致她的4颗上前牙严重受损,疑已断裂,目前暂时以钢条固定,以后还要进行牙科手术,很可能已经受到永久性损伤,无法复原了。
真是天降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