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是连接中西的经济枢纽。大量独角兽、科技巨头、海外企业都会在新加坡开设分部。尤其在近几年,大量中资企业纷纷出海新加坡,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纷纷下南洋。
新加坡的独特战略位置可以让海外的企业更好地进军国际,而且在也能提供密集、完善的跨国公司网络,并且人才、设施和政策上都非常适合公司出海。因此,不管对于新加坡还是中国的企业,这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接下来,一起看看在新加坡大环境下,企业在初期会遇到的差异和不同点,以及在现阶段如何突破、适应,最后看未来新中企业的发展趋势。
企业文化:逐渐磨合,结合优势
在前期,新加坡的中资企业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与新加坡本地的软文化的差异,因此在本地化的过程中,初期会经历“水土不服”。
比如中国部分企业输出的强势大厂“996文化“就引起不少争议。“996” 代表的是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上班,一周工作六天的工作制度。虽然大部分出海的企业并没有直接采用这种工作制度,但是在中资企业里,加班文化较为普遍,因此哪怕出海,高压的快节奏工作模式依然存在。
新加坡的职场更偏向西方,相比起效率,更追求工作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这种对于工作理念的认知不同,导致了差异。
不过,在进入新加坡后,很多中资大厂会选择适应本地的工作方式,比如在中国更为常见的“大小周”工作模式在新加坡并没有被采用。出海的中资企业在逐渐转变,开始从原本的工作思维和环境,变得更加倾向新加坡本地习惯,更加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且有弹性。
另一方面,除了职场文化外,职场的使用语言也会影响工作的方式。

中文属于“高语境”文化,在中国企业以中文为主的语境文化下,信息的交流不依赖语言本身,更多取决于讲话者当时所处的处境。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下,要求使用者有更高的“情商”。
这种语言差异导致的概念差异,通过中资企业和新加坡企业的职场称呼对比也能反映:中资企业里,为了表示尊敬,在职级比自己高的人的姓氏后面会加上“总”,或者管上级叫“头” “老板”;新加坡企业,则会直呼其名。
在中资企业工作,表达需要委婉,沟通需要靠揣摩。而英语交流则更为直接,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而非所处的语境。这就导致了沟通上的差异。
然而,在拥有双语环境且以英语为主的新加坡,中资企业在新加坡也必须经历过渡到双语环境的过程,而且比纯英语的环境相对更好适应。因此在新加坡的中资企业往往会逐渐采用英语工作环境里更为直接、高效的沟通方式,阶级观念也会有所减少。
总的来说,在新加坡的中资企业的职场文化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能逐渐结合两种不同文化的优势,从而在新加坡扎根并持续发展。
新加坡助海外企业在本地发展
新加坡作为一个开放、稳定的经济体,对于海外企业都是保持欢迎的态度,并且持续出台相关的计划扶持海外企业。
现阶段,以制造业为例,新加坡在2021年初就制定了“制造业2030愿景”,计划在10年内把新加坡打造为先进位造业的全球业务、创新和人才中心。
政府也推出了新加坡+1战略,这个战略整合了新加坡以及周边国家的软件和硬件优势,包括良好的法律框架和亲商环境、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储备以及能源资源等,形成协同效应和双赢局面。在前几年疫情的冲击下,大环境变得更为动荡,中国的制造业者也在寻求海外发展,锚定“新加坡+1”战略,以新加坡作为进入东南亚乃至国际市场的平台。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局长傅美晶(Ms Jacqueline Poh, Managing Director of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指出,尽管新加坡面对资源限制,外国企业其实可凭借“新加坡+1”战略来使投资成果最大化。

未来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所有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而新加坡政府、企业也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不同行业用各自的解决方案,创造出绿色、数字和高效的城市空间。2022年10月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制造业产业转型蓝图(ITM)的更新版,支持研发、科技创新、数码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Ms Low Yen Ling, Minister of State, Ministry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Youth &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在第四届中新经贸合作论坛的致辞中表示,新中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两国的合作关系和合作项目也伴随着中新关系的发展不断深化、扩大、更新。
除了传统的服务和贸易领域,两国也不断在寻找机会在新兴领域合作。接下来,两国将携手在绿色发展和数码经济领域,如低碳能源、绿色建筑、绿色金融、数码化服务、电子商务和数码安全等方面,探索新的合作机遇。
除此之外,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近几年也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之一,开讲座、做活动,推动在新的中资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
由此可见,不管新加坡本土企业,还是新加坡的中资企业,都在向着更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比如,新加坡的城市发展集团就是新加坡最具可持续性的房地产管理和开发公司。城市发展集团六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加强碳减排、绿色环保的步伐。通过坚持使用创新技术减少建筑耗能,城市发展集团被评为全球百强最具可持续性企业的前五名。同时,城市发展集团被Edgeprop Singapore Excellence Awards连续六年评为最佳开发商,是唯一达到这个成就的新加坡开发商。
城市发展集团还在中国设立了子公司,城市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并将一直以来的绿色理念延续到中国的项目中去,致力于在中国也打造出高质量且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