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疫情趋缓。
可即使是这样,随着日增病例一直以一万左右的数字持续攀升。
新加坡人口,去年官方数据统计只有545万......减去那次二次或多次感染新冠的患者,大概也有六分之一的新加坡人口,感染了新冠。
不过,现在的新加坡,虽然还未完全放宽措施,但大家似乎已经对病毒不甚在意了。
海滩、商场、食阁、景点,乃至公共运输和邻里中心,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新加坡各地的人潮,近日都似乎恢复到了往昔的景象。

只要出门,就会发现新加坡哪哪的人都特别多!有种回到了疫情前的2019年的样子。

四马路观音庙前排队等候的人群,图源:FB@新加坡趴趴走
似乎正如很多人所说,新加坡整个社会,已经全部“躺平”了!人们对病毒已经几乎没有了恐惧,只想恢复正常生活。

除了戴好口罩,并遵守5人一组的群聚规定外,新加坡社区内,几乎看不到什么防疫的迹象。
网友们纷纷拍下照片,记录下简化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发生在新加坡的这一切。
新加坡疫情趋缓
这些地方到处都是人
或许是大家对奥密克戎毒株的恐惧在降低,又或者是过去两年各种限制措施,已经让很多人出现了防疫疲劳。
一到周末,趁著休息日,新加坡各处都出现了人潮。
圣淘沙 其中,新加坡最著名景点之一的圣淘沙,因为不需要提前预约,更是受到了很多人青睐。
坐在海滩上,一家老小在上面嬉戏玩闹。不少新加坡人享受着阳光和沙滩,在最近两年,这是相当难得的一种“奢望”。

图源:8视界
夕阳西下,依然有很多人在沙滩上玩沙玩水。沙子城堡才刚刚完成最初的模型,怎么能够半途而废?

图源:FB@Thu Mai
圣淘沙岛上的环球影城里,很多人在此合影留念。虽然街道还略显空荡,但是照片背景中的人却是一点也不少。

图源:FB@Affa Jaffar
S.E.A.海洋馆里,趁著周末假期,带着孩子置身于超10万只海洋生物组成的世界。通过海洋之窗,大人小孩看得出来的欢乐。
东海岸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去圣淘沙。东海岸公园,也是个相当热门的景点。
带着宠物,约上三五好友,不少人在这里来一个野餐。

图源:Tiktok@mylovlelycats
背对着新加坡南部海岸线,有人在这群聚聊天,有人骑着自行车在此驻足小憩,并拍摄经过精心取景后的照片。

图源:Tiktok@mylovelycats
即使在新加坡属于小众运动的滑板,也有不少人聚集在这里的极限滑板场,精进自己的技术。

图源:FB@Denny Poon
东海岸上的烧烤摊开放预订后,立马就全数被人订完。看来大家都很怀念久违的自助烧烤的日子呀~

图源:海峡时报
福康宁公园
新加坡网红景点福康宁公园,也迎来了游客。坐在这里荡秋千,目视之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数目,不亦乐乎?

在刷爆新加坡的网红拍照地——螺旋楼梯前,有不少人在此排队等候,也有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刻。

公园内甚至出现了导游团。进入2022年,新加坡旅游业也看起来正在恢复中。

滨海堤坝
吹着海风,吃着野餐。来到3月,新加坡终于摆脱了雨季,放风筝的人又多了起来。

图源:FB@William Ng
植物园
感受新加坡大自然的氛围,最佳地点之一必须是植物园了。草坪上也坐着很多家庭,还有一些家庭带着狗狗猫猫出来散步的人。
虽然现在只要戴着口罩,就不必保持一米安全距离,但是许多民众仍然自发地维持着社交距离。

图源:FB@Manuela Taglia
新加坡动物园
动物园内游客坐的是满满当当,动物表演的吸引力,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逃不过。

图源:FB@Lai Junxu
为了看一眼可爱的熊猫宝宝,排再久的队也是值得的~

图源:FB@Singapore Atrium Sale
乌节路
乌节路的狮城大厦内,从多美歌地铁站出来,商场内的人潮,用比肩接踵来形容都不为过。


在新加坡三条地铁线交汇的多美歌站内,不论是上还是下方向的扶梯,人都不少。
也就是说,有人已经准备购物吃饭完毕准备回家,也有人刚刚出门不久,准备享受难得的周末假期。

当然,除了这些知名景点和是市中心的和核心地区外,新加坡各大邻里中心和商场内,也相当有人气。
新加坡各邻里中心
金文泰广场外,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人挤人现象。人们排著队,井然有序准备进入商场。


商场内,排队点餐的长龙,手机镜头内都塞不下了。这也不是单单一家店门前的景象。


金文泰镇上,邻里商店在店外摆设的摊位,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挑选。

沿着马路走过,休息日大家似乎都从往日中的繁忙解脱。不紧不慢地走着,四周看看,无需太赶。

临近中午时分,吃饭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便宜又实惠的小贩中心,是很多人的首选。
不过,因为座位被隔开剩余座位有限,在有人占座的情况下,想要找个位置也不是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