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8月
中国人买走新加坡
932套私人公寓
简言之 就是最贵的那种
位于“老外买家”第一 WHY?
觉得相对便宜
毕竟才“20万/平”左右

同比暴增3成
2022年1-8月新加坡豪宅同比激增
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新加坡房产市场因较其他国家略为稳定。
据房地产公司橙易产业(OrangeTee & Tie)最新报告:今年新加坡的外国交易总量已经接近疫情前水平。截至8月交易达到1.4万套+。其中,中国买家占2022年总交易量的6.7%,1-8月总计买了932套私人公寓。
根据市区重建局Realis网站显示,非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外籍人士于今年1月至8月间购买了144个价格在500万元或以上的非有地私宅,比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多出182.4%和5.9%。

中国人热衷买贵的
500万级成交中中国人占2成
今年首8个月:
1、本地和外国买家共买下425个价格在500万元或以上的单位,其中87个单位或20.5%是由中国籍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购入;
2、外籍买家占比:1)中国、2)马来西亚(今年头8个月购买数量少中国买家2倍)、3)印度 、4)美国(34套)、5)印度尼西亚 ;
3、第10区房价较贵,但却最受外国买家喜爱;其次则是第9区、第3区及第6区。
而这几个区域的房价都相对较贵,主要因为大部分的跨国企业,高校和传统富人区都集中在这些区域。


相对最受外国买家青睐的新房产项目分别为 Canninghill Piers(43 个单位)、The Avenir(30 个单位)、Riviere(30 个单位)和 Irwell Hill Residences(16 个单位)。
最受欢迎的转售项目则是 Nouvel 18(13 个单位)、D'Leedon(10 个单位)、Marina One Residences(9 个单位)和 Wallich Residence(9 个单位)。

其中,80-200万新币的物业最受“老外”欢迎。
印花税也爆增
为何控制不住疯狂的成交?
专家表示:“尽管政府去年12月提高外国买家的额外买方印花税至30%,但外国投资者依然认为本地豪宅比其他城市便宜,因为其他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也上涨了。虽然政府在9月30日推出新一轮降温措施,但对拥有丰厚现金或资本的高净值人士的影响不大。”
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新元持续走强,外国人多把新加坡房地产视为安全资产。

目前,新加坡市中心乌节路地段的私宅多数200万新起步,豪中豪住宅的价格有的也能飙到800万新元左右。


其他地段的私人住宅,多数120万新元起步。



上述价格不含税。假设:买了120万新元的房,则外国人需要交给新加坡买房税40万8000新元。
100万以上的买房税为房价的 34%(4% 的买房印花税 + 30% 的额外买房印花税)。
所以要买新加坡的私人公寓,想要买100万出头(约人民币500万)的房子,备好200万(约人民币1000万)比较理想。
新加坡房产类型
及购买资格
1、政府组屋 (HDB):相当于国内经济适用房, 79%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组屋。作为本地公民的福利,购买组屋的要求较为严格,新组屋只限于新加坡公民购买;二手组屋,夫妻双方只要有一个是公民即可购买,或公民和持有长期签证的父母联名购买,或夫妻双方为永久居民(PR)三年以上。
2、私人组屋(DBSS):属于一种政府组屋的升级版, 由私人开发商设计,建造,出售。购买条件和HDB一样,不能私有化。
3、私人公寓(Condo):由私人开发商承建和销售,没有购买限制,公民,PR,外籍人士,公司都可以购买,区别在于不同的身份所需上缴的印花税和额外印花税会不同。
4、豪华私人公寓(Luxury Condo):由知名开发商设计,承建和销售,没有购买限制,公民,PR,外籍人士,公司都可以购买,主要位于新加坡核心中央区,位置均在旺中取静的经典豪宅区。
5、执行共管公寓 (EC):与DBSS一样,政府给予三明治夹层国民提供的福利房,由私人开发商设计,建造,出售,基本上与私人公寓有一样的设施。购买条件和HDB类似。EC五年后部分私有化,可以转售给公民或PR,十年后完全私有化,可以转售给公民,PR和外籍人士。
6、有地私宅(Landed):又分为排屋,半独立式洋房和优质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优质洋房占地至少1400平方米,分布于全岛39个优质洋房区。是新加坡顶级富人聚居地,可是一般情况下,有地住宅只能由新加坡公民购买。
除了2个例外,一是对新加坡有特殊贡献的杰出精英,通过律政部长签字同意,可以申请购买;二是购买圣淘沙升涛湾的99年地契有地住宅,作为自住用途,不可对外出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