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健豪 -
本科—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
商业管理双修学士学位
(主修财务管理,辅修市场营销)
硕士—新南威尔士大学
金融硕士
为何选择新加坡校区

△ 新加坡校区一角
我首先是把新加坡选为首次留学的国家,因为它地处亚洲,带来的文化冲击比欧美国家温和很多——既易于让初次走出国门的我接受,又能实实在在的通过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体验到不同文化。
面对理工学院和詹姆斯库克大学这两个选择,再三权衡之下,我选择了大学。因为当时大学在新加坡建校已十年有余,有着优秀的口碑和不俗的世界排名。而且,大学 1 年开设 3 个学期,2 年能拿到学士学位,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很高效。
在新加坡校区的留学经历

△ 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 (右二)
在大学,我首次接触到全英文教学,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但是得益于商学院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我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后来门门课程都拿到 Distinction 或 High Distinction 的优异成绩。回望过去,除了增加自信,也有很大成就感。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与同学一起准备 assignment 时的头脑风暴;一起赶 due 熬过的夜;期中、期末考试来临前一起抱团复习、互相鼓励。在大学,我不止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宝贵的友情。
大学不止向学生提供很好的知识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社团以及课余活动。一方面使大学生活新鲜有趣;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提升自信,提升自我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交技能。
印象深刻的老师

△ 被老师举荐参加会议 (右二)
大学有着优秀的教师资源,老师们不仅本人非常优秀,还拥有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
如果一定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老师,那就是 Dr. Zhang Huiping 和 Dr. TY Thong 这两位了,他们是我的专业课老师。他们对金融知识的传授以及对金融领域的延展,让我在之后的研究生学习中也受益匪浅。他们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和提问,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会耐心解答,让我们觉得很有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继续深造的原因

△ 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金融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有着强烈的意愿想要在专业知识上更上一层楼。我的本科总绩点是 5.21,专业课绩点是 5.8,对于申请硕士非常有利。
我当时申请了雪梨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昆士兰大学,并且全部拿到 offer。考虑到新南威尔士大学在当时位列世界综合排名第 45 位,金融专业排名和墨尔本大学并列世界第 10 位,于是最终选择了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金融硕士学位。
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

△ 晚上11点半仍在教室学习
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中,困难可以说是加倍的,每周都有着巨量的文献阅读和 assignment。身边的每个人都特别努力,基本每天早 9 点到晚 10 点,一周 6 到 7 天的学习时间。这样的情形下,更是对每个人在本科时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思维技巧和专业知识基本功有很大考验。得益于本科在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的锻炼,使我能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去面对现阶段带来的种种挑战。
在硕士期间,我也有幸在暑期去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的中国大学——浙江大学进行交流,那段经历也让我感受了中国大学的教学风格和生活。
未来计划

△ 新加坡金融中心
对于我自己而言,很荣幸有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作为我金融的启蒙,让我对这个领域发展出极大的兴趣。硕士毕业后,我会在金融领域工作或攻读金融博士这两条路中做选择。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个人认为,大学不仅要锻炼学习能力、丰富专业知识,也要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自己对未来的目标。在本科的时候,要时常关心以及阅读自己相关专业领域的新闻或刊物,让自己的知识更贴合实践的同时,也提升阅读能力。
其次,发现自己想要的目标,并且尽可能的在本科阶段就对未来进行多条线路规划。这样在迎接未知的时候,也免去了很多彷徨与迷茫。
同时,也要利用大学提供的社交平台,多参与集体或社团活动,在兼顾学习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书山有路勤为径,一切的前提都要在勤奋踏实的基础上。要时刻保持努力、积极向上和乐观的心态,正视生活以及学习带来的挑战,勇于挑战自己。我相信,学弟学妹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收获宝贵的知识与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