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开年,全球科技业就掀起了一波裁员潮,许多知名的科技巨头如亚马逊、Meta和腾讯等都宣布了大规模的裁员计划。这些公司的裁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疫情期间过度雇用员工,导致成本增加;二是人工智能的崛起,迫使科技公司进行重组和转型,以寻求新的竞争优势。

图源:iStock
那么,这场全球性的科技业裁员潮,会不会对新加坡的经济和就业市场造成影响呢?
01 新加坡科技业难免受波及
根据统计初创和科技公司裁员人数的网站Layoffs.fyi的数据,截至1月24日,今年全球已有63家科技公司解雇了1万零963名员工,人数比上周的逾7500人,多出了46%,可见全球科技裁员潮正持续中。
在新加坡,目前只有电商平台Lazada新加坡分部,遭裁退员工约100人,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高级讲师Samer Elhajjar预计,新加坡科技公司接下来可能出现裁员情况。
“在经济压力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的推动下,全球科技行业预计将出现增长放缓,这种放缓将导致整个科技业,包括新加坡科技业在内,采取削减成本的措施和裁员。”
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信息系教授莫惠钫也观察到,去年全球裁员的时候,新加坡很多科技公司也有裁员,因为裁员的原因和去年的原因相似,所以我觉得,新加坡应该也会看到,同样的裁员情况发生,但不会像去年裁员的程度那么高。
02 整体经济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尽管新加坡科技业可能面临裁员的压力,但国大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课程学术主任Nitin Pangarkar副教授认为,由于新加坡是多元化的经济体,科技业裁员潮对本地的影响还不足为虑。
由于本地公司大部分业务同本区域有关联,只有少数公司的业务同全球挂钩,因此受影响程度不会很广泛,若裁员人数越来越多,本地整体经济或将因此受影响,但不会很严重。
“新加坡的经济结构比较平衡,不会过度依赖某一个行业,科技业只占本地经济的一小部分,而且本地的科技公司大多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的,不像美国的科技公司那样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即使科技业出现裁员,也不会对本地的整体经济造成太大的冲击。”
03 裁员潮可能引发骨牌效应
裁员除了会影响个人、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焦虑气氛,也影响消费者信心,接着消费者相关行业。对失业和经济不稳定的担忧,可能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从而影响各个行业的消费习惯。这种骨牌效应可能会对依赖消费者需求的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科技相关行业比如物流业、营销和金融服务,可能也会受波及。科技业的裁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需求和供应,比如,如果电商平台裁员,那么物流业的需求就会减少;如果社交媒体平台裁员,那么营销业的需求就会减少;如果加密货币平台裁员,那么金融服务业的需求就会减少。
04 政府必然出台措施应对危机

专家认为,若本地经济受到裁员潮冲击,相信政府将出手帮助解决,而这也是新加坡作为经济体的优势之一。
政府历来在经济出现困难时,会积极干预,以支持受影响的行业和员工,Samer讲师说:“他们的战略措施,例如财政援助和再培训计划,有助于稳定就业市场和促进经济复苏。”
莫惠钫也表示,政府有能力和资源,来帮助科技业和其他行业应对裁员潮带来的挑战。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补贴、贷款等方式,来帮助科技公司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政府也可以通过提供培训、教育、就业服务等方式,来帮助被裁员工找到新的工作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