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中旬:马来西亚封国
3月17日,18日,马来西亚封国前后,场景差别极大。
封国前夜的人流,就像人口大迁徙。

骑摩托,驾车,乘巴士,步行,为保饭碗连夜奔波。

看不到尽头的人群,疫情时期的夜行者,新加坡的工作者。

隔天后,新柔长堤空了,就像前夜的奔波不曾存在。

不知道在窗口目睹了这一变化的人,可也在触动?

3月底:娱乐场所禁令
3月底的新加坡,对外的禁令已经逐渐转向对内。

3月26日起,酒吧电影院和所有娱乐场所关闭,宗教活动暂停,聚会不得超过10人。

而安全距离措施,正在开始全面施行。

4月初:开始“封城”
“封城”第一天,巴士几乎空车。

地铁上,早高峰人多。

上班人潮过后,寥寥无几。

拒绝堂食,座位也用胶带全封起来。

商场异常“干净”。

理发店还算生意比较多。

4月底:“封城”延期
4月22日,“封城”延期。
超市大排长龙,但远没有之前的三次“疯狂”。相比之下,奶茶店关闭倒是激起一层“深夜排队风波”。

而且这次延长,限制措施也更为严格,理发店再一度迎来高峰。

湿巴刹限号进入,超市购物,出门运动,只能单独出行。

但是在这段期间,安娣安哥们还是宁可“逮著机会”,能多出去走走,就多出去走走。子女即便在家也人人有事,老人怕寂寞。

疫情影响了新加坡的方方面面,从吃饭到出行,从想法到生活。
但是在疫情面前,这个城市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应对。
这座小岛,为一线工作者和疫情时期下奔劳的人,响起过成片不息的掌声。
视频来源:ahchang 唐丽钧
这座小岛,为疫情而祈祷,整个城市的窗口泛著光,此起彼伏一起唱同一首《家》。
也许掌声不齐,歌声不全。也许身份不同,新加坡人,永久居民,准证持有者。
但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的人心始终一起,只有一个愿望:疫情赶快过去。
可能昨天你还在超市,守着安全距离排著队。

或是在午饭时间出门,为自己,或为家人打包。

又或者,受到疫情影响,生活有点维持不下,需要去“小额贷款”排队,或者为了免费餐点排队。

无论你是在自己家里,还是租来的房子里,还是在客工的宿舍里。
别忘了,你不是一个人。
疫情影响全世界,但疫情会过去。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在窗户上映出了一个“”

金沙酒店上也照了一颗“”
疫情之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一叶小舟。风雨时会起浪,但是团结在一起,新加坡可以成为那一艘“诺亚方舟”。
(*以上图源:路透社,法新社,海峡时报,getty images, sc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