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中旬:馬來西亞封國
3月17日,18日,馬來西亞封國前後,場景差別極大。
封國前夜的人流,就像人口大遷徙。

騎摩托,駕車,乘巴士,步行,為保飯碗連夜奔波。

看不到盡頭的人群,疫情時期的夜行者,新加坡的工作者。

隔天后,新柔長堤空了,就像前夜的奔波不曾存在。

不知道在窗口目睹了這一變化的人,可也在觸動?

3月底:娛樂場所禁令
3月底的新加坡,對外的禁令已經逐漸轉向對內。

3月26日起,酒吧電影院和所有娛樂場所關閉,宗教活動暫停,聚會不得超過10人。

而安全距離措施,正在開始全面施行。

4月初:開始「封城」
「封城」第一天,巴士幾乎空車。

地鐵上,早高峰人多。

上班人潮過後,寥寥無幾。

拒絕堂食,座位也用膠帶全封起來。

商場異常「乾淨」。

理髮店還算生意比較多。

4月底:「封城」延期
4月22日,「封城」延期。
超市大排長龍,但遠沒有之前的三次「瘋狂」。相比之下,奶茶店關閉倒是激起一層「深夜排隊風波」。

而且這次延長,限制措施也更為嚴格,理髮店再一度迎來高峰。

濕巴剎限號進入,超市購物,出門運動,只能單獨出行。

但是在這段期間,安娣安哥們還是寧可「逮著機會」,能多出去走走,就多出去走走。子女即便在家也人人有事,老人怕寂寞。

疫情影響了新加坡的方方面面,從吃飯到出行,從想法到生活。
但是在疫情面前,這個城市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應對。
這座小島,為一線工作者和疫情時期下奔勞的人,響起過成片不息的掌聲。
視頻來源:ahchang 唐麗鈞
這座小島,為疫情而祈禱,整個城市的窗口泛著光,此起彼伏一起唱同一首《家》。
也許掌聲不齊,歌聲不全。也許身份不同,新加坡人,永久居民,准證持有者。
但生活在同一個城市裡的人心始終一起,只有一個願望:疫情趕快過去。
可能昨天你還在超市,守著安全距離排著隊。

或是在午飯時間出門,為自己,或為家人打包。

又或者,受到疫情影響,生活有點維持不下,需要去「小額貸款」排隊,或者為了免費餐點排隊。

無論你是在自己家裡,還是租來的房子裡,還是在客工的宿舍里。
別忘了,你不是一個人。
疫情影響全世界,但疫情會過去。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在窗戶上映出了一個「」

金沙酒店上也照了一顆「」
疫情之中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是一葉小舟。風雨時會起浪,但是團結在一起,新加坡可以成為那一艘「諾亞方舟」。
(*以上圖源:路透社,法新社,海峽時報,getty images, sc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