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最近发布了半年一度的《宏观经济评估》报告,对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通胀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报告指出,新加坡经济在2022年底以来面临“有效停滞”,但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改善,随着全球科技行业逐渐走出低谷,全球利率趋于平稳,新加坡应该会受益。本文将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解读。

图源:雅虎
01 经济增长:今年低迷,明年回升
报告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将处于0.5%至1.5%预测区间的下半部分,较去年的3.6%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等面向外需的行业受到全球经济放缓和贸易紧张的影响,而面向内需的行业则受到疫情后边境重新开放的刺激,其中
制造业产出在今年第一季度达到峰值后,随着全球电子产品需求减弱,开始下滑;
金融服务业也受到全球利率上升和市场波动的冲击,导致信贷和资本市场活动放缓;
相反,旅游相关行业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主要得益于中国游客的回流;
信息和通信、建筑和工程以及会计等服务业也表现良好,支撑了国内部门的增长。
报告认为,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是经济放缓的转折点,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各领域的增长率将继续趋于疫情前的趋势,对于2024年,预计下半年的增长将逐渐改善,并接近全年的潜在增长率。
不过,报告也指出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新加坡经济复苏的力度和可持续性。其中包括:
全球科技领域仍面临不利因素,如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普遍放缓,或抑制消费者和企业对资讯科技产品的终端需求,从而影响芯片订单;另一方面,中美科技战依然是个风险,若当前的限制进一步扩大,以及比预期更严格和持久,一些本地企业可能会受到材料供应和出口市场中断的影响。
向内需的行业增长可能会放缓,随着重新开放后的势头减弱,以及消费者变得更谨慎;此外,旅游相关领域也面临供应方面的限制,如人力短缺和运输能力不足,这些限制可能会抑制旅游业增长势头,并导致价格上涨。
地缘政治冲突、恶劣天气事件和疫情变异等外部风险仍然存在,可能会干扰全球贸易和旅游的恢复,从而影响新加坡的出口和入境需求。
02 通胀:今年高企,明年缓和
报告预计,今年的核心通胀率(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的通胀率)将平均约为4%,仅比2022年低0.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今年年初,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食品价格也受到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推高了消费品价格。此外,商品和服务税(GST)在今年7月上调至8%,也增加了通胀压力。
报告预计,明年初,随着GST升至9%,公共运输票价开始上涨,整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都可能暂时上升。但随后,
通胀将进一步缓解,原因有以下几点
电力和天然气价格预计将稳定在较低水平,反映了全球油价的下跌;
食品价格预计将继续下跌,受到全球粮食供应改善和本地农业生产增加的影响;
消费品价格预计将走低,受到制成品价格的拖累。制成品价格受到全球贸易紧张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短暂的上涨,但预计在明年下半年回落;
强势新加坡元也有助于过滤外部通胀压力,尤其是对于进口商品和服务。
报告强调,服务价格可能会上涨,由于滞后效应,反映了旅游业需求的复苏和人力成本的上升。但总体而言,随着国内成本压力的缓解和进口成本的适度,预计核心通胀将处于缓和轨道上。
报告也提醒了一些可能导致通胀偏离预期的风险因素,包括:
地缘政治冲突、恶劣天气事件和疫情变异等外部风险可能会导致全球粮食、能源和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工资增长加快可能会推高服务价格,尤其是在人力紧缺的行业。这可能会引发第二轮效应,导致其他行业也提高工资和价格。
权利证书(COE)保费和汽油价格上涨可能会推高私人交通成本,从而影响整体通胀。
03 就业:中等收入工人面临挑战
报告指出,新加坡的中等收入者经历了过去十年中最快的工资增长,但未来几年可能会受到人口限制和技术变革的影响。
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一项研究,第21至第80个百分点的人的名义收入增长了42%,而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名义收入增长了36%。这主要是由于中等收入者从教育水平的提高、行业转移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等因素中受益。

图源:雅虎
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中等收入工人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如果新技术取代劳动力,或者他们没有合适的技能过渡到新角色,中等收入工人可能会被取代,因此,工人应该更新他们的技能,政策应该侧重于提高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工人的绝对收入。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强调,确保广大中产阶级的实际收入增长是该国持续和包容性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提供更多培训和再培训机会,帮助工人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04 结论:经济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新加坡经济复苏的力度和可持续性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不过,如果全球经济没有再次受到冲击,随着全球科技领域逐渐走出低谷,以及全球利率明年趋稳,新加坡经济预计从中受益。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一(10月30日)发布的半年一度《宏观经济评估》报告指出,制造业等面向外需的行业取得复苏,面向内需的行业增长则放缓,根据贸工部早前发布的第三季经济初步预估,我国今年第三季经济较去年同期增长0.7%;经季节性调整后,环比扩张1.0%。
但短期内,全球科技领域仍面临不利因素。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普遍放缓,或抑制消费者和企业对资讯科技产品的终端需求,从而影响芯片订单;另一方面,中美科技战依然是个风险,若当前的限制进一步扩大,以及比预期更严格和持久,一些本地企业可能会受到材料供应和出口市场中断的影响。

图源:雅虎
报告说,疲软的外部需求和金融条件紧缩,预计在下来几个季度继续拖累金融领域。然而,随着全球利率出现趋稳迹象,本地金融业或已在第三季触底。与此同时,在新加坡和区域旅游复苏和大型娱乐活动的支撑下,支付领域料继续支持金融业的增长。
直到明年初,到访旅客人数增加和大型活动,预计继续为餐饮和零售等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带来积极影响。不过,报告也警惕,随着重新开放后的势头减弱,以及消费者变得更谨慎,面向内需的行业增长预计放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