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日本两大车企本田和日产已就合并事宜进行磋商,若合并成功,它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在某种程度上,日本车企合并也是为了抵御全球车企的激烈竞争,尤其是针对中国主导的电动汽车市场,日本汽车业正在摩拳擦掌。

图源:FACEBOOK
日产再现亏损本田销量暴跌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本田、日产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相较于中国等新兴势力较为滞后,它们主导的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在全球主要市场的份额遭受巨大冲击。
有数据统计,2024年1-11月,本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约74万辆,去年同期约106.84万辆,而日产在中国的销量约62万辆,去年同期约69.49万辆,下跌幅度较为明显。
与此同时,日本车企普遍面临经营困境。其中,日产汽车2024年净亏损93.4亿日元,不得不在全球裁员9000人、削减20%的产能及高管减薪50%;本田2024财年上半年净利润4946亿日元,同比下降19.7%,同样面临利润下滑的风险。

图源:FACEBOOK
由于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纯电车型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给本田、日产等传统日系车企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促使二者考虑通过合并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共同应对来自中国新能源企业等的竞争。
去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电动汽车购买量的三分之二。全球道路上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在中国,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根据电动汽车研究机构Rho Motion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全球已售出1520万辆电动汽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其中有970万辆电动汽车来自中国。
日本车企抱团企图超越中国
那为什么日本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很慢?首先,日本对油电混动车的热爱。日本车企在混合动力汽车上押下了重注,其销量将保持增长到2027年。其次,虽然其他国家将大量补贴电动汽车作为其绿色政策的一部分,但日本实现全电动化的激励措施较少。研究表明,在脱碳努力方面,丰田、本田和日产在全球十大汽车公司中排名最低。
根据非营利组织气候组织的一份报告,如果日本不转向生产电动汽车,日本就有可能出现GDP下降的风险,因为汽车制造业占其出口近五分之一。如果汽车行业走向衰退,这可能导致大量失业出现。

图源:Reuters
目前,日本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重返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他们的未来押在比中国锂离子电池充电更快、使用寿命更长的固态电池上。今年3月,日产和本田已经开始研究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行性,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日产和本田随后表示,他们将在2030年之前推出电动汽车,并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软件。该计划还包括三菱汽车,日产是其最大股东,这三个品牌的年产量合计约为800万辆。
如果合并继续进行,本田将有机会找到一家拥有电动汽车和电池的制造商。而日产将获得“更大合作伙伴的财务实力”,并能够“以更便宜、更好的价格引入更好的车型”,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