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作为上海无深水港历史的终结者、我国港口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其诞生之初便备受关注。2005年洋山港区(一期)开港时,便有评论指出:
“洋山港是仅仅为上海添了座码头,还是能以此为契机催生更广泛深刻的变化,将是评判这个世界级工程成败的关键”。

“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这是国务院在2009年给上海港提出的目标。
2020年7月11日,最新一期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在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上正式公布。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十强依次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纽约-新泽西、东京。
上海首次超越香港,打破了持续六年的新加坡、伦敦、香港三强局面,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航运中心之一。至此,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排名,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

值得一提的是,航运中心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发展概念,不仅仅体现了港口的发展。如果单纯看港口发展,上海港已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一般而言,货柜吞吐量是体现一座港口最重要的指标。2001年,上海港的货柜吞吐量还不到新加坡的一半。2010年,上海完成货柜吞吐量2905万标准箱(TEU),这一数据比新加坡多出大约50万标准箱。上海港货柜吞吐量首次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
彭博社当时评论说,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扩大,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也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凸显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新加坡《联合早报》则说,上海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但不少业内专家指出,上海港在软实力方面仍不及新加坡。

2019年,全球货柜港口排名前十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广州港、釜山港、香港港、青岛港、天津港和迪拜港。
上海港领先新加坡,连续十年位居国际货柜第一大港地位。如果将全球货流、客流按照活跃度绘制一张网格图, 上海是其中最重要的支点之一。
此外,上海的航运软实力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截至2019年底,全球排名前100位班轮公司中的39家、全球5大船舶管理机构中的4家、国际船级社协会正式成员中的10家、全球排名前5的邮轮企业均在沪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

港口也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判断一座城市发展如何,除了用经济水平衡量,还可以看它的交通。
地铁轨交方面,上海拥有全世界里程最长的地铁系统,这张全世界里程最长的“地铁网”,如同血管一样,串联起整座城市。
而且根据规划,到了2020年年底,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将超过830公里。

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项目实施后,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最终将达到24条线路。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车站总数600余座。
除了地铁轨交,上海还有三大火车站。不久的将来,上海东站也即将加入。未来的上海将形成“四主多辅”的铁路客运枢纽布局。

空运方面,上海的两大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也表现出色。
FlightAI航空智能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全球机场客流量排名中,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名列第九,吞吐量七千万;上海虹桥机场名列第四十六,吞吐量三千万。
同一表单上,新加坡樟宜机场名列第十八,吞吐量六千万,不及上海浦东机场,更不及二者相加。

说到“宜居”,可以说是新加坡的一个特点了,适宜的气候,整洁的环境,便利的生活……
然而上海最近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致力于让生活更加人性化,建设舒适周到的“宜居之城”。
在上海工作生活可以享受到这里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从商圈林立的写字楼,到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从全国前列的医疗水平与医疗资源,到连连上涨、全国最高的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上至退休老人,下至幼小婴儿,上海这座城市都给予了人们很大程度的生活保障和生活便利。

就更别说上海的宜人气候、便捷的地理位置和数不尽的美食了。
城市文化方面,说到新加坡,一定会想到鱼尾狮、金沙酒店、圣淘沙。
而上海在打造城市地标方面也毫不逊色:永远喧嚣热闹的南京路、灯火璀璨的外滩、摩天大楼耸立的陆家嘴还有高大上的静安寺和新天地。
它繁华、时尚、让人印象深刻。
但它还有静谧、古朴和婉约的另一面。老旧的石库门、狭长的弄堂、沿街粗粗大大的梧桐树,都是它的底蕴。

都说新加坡是个包容性极强的城市,但上海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这座“千面城市”的包容性远远超过你的想像。
作为中国近代最早接受西方新事物的城市之一,历史上,上海一直都是一座能够海纳百川,兼收共融的城市。
这里注重契约精神,讲求公平与效率,即便是再微小的声音也能被听见。这里可以包容下你做的每一个选择,尽情按照你的步调和喜好去生活,享受自由,而没有人会觉得你奇怪。
魔都上海,就像它的称呼一样,拥有让人着迷和流连的魔力。
看完如今的上海,你还会觉得它比不上新加坡吗?
上海,还在进击中……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是金融体系变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又是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载体和枢纽。
2020年,上海金融中心完成阶段性目标后,又面临新的环境和任务。下一步要在促进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市场体系这个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提升自身功能。
总的来说,超越新加坡是上海的一次巨大跨越,但绝不是终点。
上海,应该有更大的野心和更远的布局。
下一步,上海剑指何方?
我们拭目以待。
上海, 曾经的“十里洋场”,如今的国际化都市。 曾经的小渔村,如今的大上海。
资料来源:
1. 苏宁金融研究院:上海要超越新加坡,需要补哪些短板
2. 上海全攻略:上海,又一次“红了”!
3. 大七环: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国都市圈如何突围?
4. 国民经略:上海稳了,香港悬了?
5. 上海发布:再进一名!上海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四位
6. 每经网:从港口工业经济到智慧城市体系 临港如何转型
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全球十强航运中心,上海首次超越香港,位居三强!长三角时代来临
8. 华夏时报网: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深圳再度入围前五,上海首次超越香港
9. 财经:上海为何能超越香港,跻身国际航运中心前三?| 专访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
10. 环球时报:上海超越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11. 维基百科:浦东开发开放
12. FlightAI航空智能大数据:2019全球50大机场出炉!深圳机场客货运增速居全球大型机场前三
13. https://www.longfinance.net/media/documents/GFCI_27_Chinese_Edition.pdf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