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局当中,俄乌冲突、中美博弈、台海风云密布,地缘政治冲突已经影响到全球的能源供应和粮食价格,供应链迁移,通胀加剧,许多企业被迫卷入其中。
2024年台湾选举、美国总统选举形势未明,广岛七国峰会确立中西对立局面,世界正处于无法预测未来走势的剧烈震荡阶段。危机既是转机,在大变局时刻,各地区各企业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适合未来长期发展的决策与规划?
10月27日,由通商中国举办的慧眼中国环球论坛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这是一个汇聚政治、工商、学术、研究等各领域领袖和专家的国际性交流平台。今年的主题是“透视变局,领航未来”,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先生,担任今年的论坛嘉宾主讲人。

"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于2010年由新加坡通商中国创立,由我国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担任创会赞助人。今年活动吸引来自新加坡、中国及周边地区的800多名著名商业领袖、公众人物、专家和思想领袖参与。
这场备受瞩目的论坛将汇集一系列优秀演讲嘉宾,透过他们深入分享,与会者将能够更加了解该地区的最新发展与新兴机遇。
01 长期利益高于短期利益
王瑞杰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任何国家尤其是大国,必须将长期利益置于短期利益和短期政治考量之上。从长远来看,各国必须认识到,未来最严峻的挑战及最令人兴奋的机遇,都需要集体行动和协作。
他说,和平与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而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是中美关系。他提及我国建国总理李光耀对地缘政治的深入及策略性的了解,“经历了二战的苦痛及过后的冷战,他相信国际经济的合作,对于提升国人的生活水平,及加强区域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自中国改革开放后,李光耀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潜能,也扮演了催化中国经济发展的角色。
不过,最近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不仅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而且会带来严重升级为冲突的风险。他说,双方都希望避免严重的冲突,在竞争之际,需要有适当的护栏,来避免无意的冲突。
“双方最近的高层交流是有益的,我们这个地区从全球化中受益,并寻求继续将其经济融入世界。我们不选边站,期待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以应对全球挑战,并继续专注于经济发展、改革经济,继续提升各国人们的生活水平。”
02 推动“双循环”战略
中国也在进行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以“双循环”的政策推动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不能单靠出口贸易。王瑞杰指出:“企业要做得好,要好好把握这些新的机遇,寻找新的方式来加强自身竞争力。”“双循环”战略既要扩大内需,也要开放外需。
“我们要支持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关税、简化审批流程、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创造价值。”
新加坡和中国在经贸领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双方也确认实质性完成两国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同时,中国正在与东盟积极进行自贸区3.0版谈判,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这些重叠的合作架构,将为区域供应链的韧性提供更大的保障,部分抵消‘去全球化经济合作’可能带来的风险。
03 继续深化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
新加坡将在李光耀先生建立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继续深化与中国、美国、世界各国的关系,应对全球挑战,并继续深化经济关系。新加坡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区域和国际合作。“我们将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我们将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事务,为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
新加坡也将继续推动双语双文化教育,培养更多能够沟通中西方文化的人才。王瑞杰说:“我们将支持通商中国等组织的工作,为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搭建平台,我们也欢迎更多中国的朋友来新加坡学习、工作、旅游、投资。”
“慧眼中国环球论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深厚友谊,希望这个论坛能够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高水平、高质量、高影响力的国际性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