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新同学来到新加坡开始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旅程。作为一名新生,初到新加坡时可能生病或者是感到不舒服,如果生病了接下来该怎么看病呢?
如果情况不严重而且自己了解情况,那么我们自己买药,在超市药店等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比如最出名的Panadol,这个药的用途很广。如果情况还没有到看医生的地步,自己又不了解该吃什么药来缓解病症,那么我们可以找药剂师询问,Watson Guardian等地方里面其中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有个区域是Pharmacy,工作日期间的特定时间,我们都可以向药剂师询问什么情况吃什么药的建议,在她们知道的范围内得到一些帮助,药剂师给的药一般都锁在她们身后的橱子里,拿着身份证或者出示Singpass就可以买药了。
药剂师不是医生,给予的帮助有限,而且药剂师不会开MC(病假单),如果以上两个方法都不适用,就需要看医生了,医生就可以给病人开处方药,并不是说医生开的药或者各种膏药都是处方的,有些是可以自己买到的,所以如果在意药的价钱,可以在拿药之前跟医生确认一下这个信息。
要如何看医生呢,这里不得不提新加坡的分级诊疗机制!
什么是分级诊疗呢?分两种情况来说,非紧急情况和紧急情况!
非紧急情况
这种情况可以walk in去诊所,也可以直接预约专科医生。了解自己病情的话可以直接预约专科医生,否则就是先去诊所。去诊所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诊所的医生可以直接治愈病人的病症,另一个可能是情况复杂需要refer去专科医生进一步治疗。直接去看专科医生也有三个可能,一个是并没有动用到专科的专业仪器,即使在门诊也可以治疗好,一个是通过专业诊疗后治愈,也可能就是病人需要做手术或者入院进一步观察。所以如果病人对自己的情况有个比较准确的初步判断,在选择的时候可以少一些麻烦,省时省钱。
去诊所看全科医生,这里有两个选择,Polyclinic和GP Clinics。
前者是政府诊所,对于公民PR来说,去这里看病有两种可能,一是想看有津贴的全科医生,二是想要去医院看有津贴的医生,想要走这条道路就必须去polyclinic拿预约信。所有的医院都不接受直接就诊(急诊除外),去医院看无津贴的医生需要通过打电话或者app预约的方式。Polyclinic在门诊中占比20%,下图为新加坡所有的Polyclinics。
图片来源:MOH
后者是私人全科诊所,对特定人群在某些方面有津贴,比如CHAS卡的人群等,在门诊中占比80%,所以在新加坡基础医疗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个组屋楼下或者附近都有,购物商场里也有大大小小的诊所,这些诊所很容易找到,新加坡全岛4000多所,就不再一一列举!
对于外国人来说,去Polyclinic没有津贴,而且相比于私立诊所更慢,所以Polyclinic一般没有外国人去就诊。
每一家私人诊所就诊时间都不同,诊所的名字不太容易记住,建议把家楼下或者附近的诊所的营业时间拍照存在手机里,避免以后需要看医生时赶上诊所关门而白跑一趟。Polyclinic的就诊时间可以在网上查看。全岛也有一些24h营业的诊所,可能这些诊所离家不是特别的近。
如果去了诊所,问题没有解决,则会被推荐去看专科医生,这些专科门诊分布在全岛的购物中心/政府医院/私立医院等地方。
关于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有两个误区。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会觉得公立医院比私立医院好
👉来新加坡一段时间后,觉得私立医院的医生服务好环境更优,一边倒的觉得私立医院好。
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公立医院比私立医院的就职门槛高很多,仪器的先进度方面也远超私立医院。新加坡这边不太一样,医生在公立医院做到一定水平,达到一定资格才可以开自己的诊所,私立医院和医生不是雇佣关系,是合作关系。新加坡公立医院有很多实习医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达到资格的公立医院医生都愿意出来开自己的诊所,这是职业道路选择和性格决定的。专业度上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区别就是私立医生有更多的自主权,有相对多一些的时间和患者交流,排期快,费用更贵。
紧急情况
如果遇到紧急的情况或者是遇到了意外,则需要去医院的急诊部门救治。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坐救护车。995是新加坡民防部电话,有救护车也有消防车,打了995后要指明需要救护车的服务,紧急情况下坐995是免费的,救护车会把病人送至相关且就近的公立医院的急诊部。1777是另一个急救电话,由各大私人医疗机构或救护车运营商管理,根据路程的长短来收取费用。如果病人有自己指定的私立医院紧急部门的电话号码,也可以直接拨打过去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除了照顾好病人的心情之外,记得把手机的静音或者震动模式调成响铃模式,以便救护车那边随时打来电话确认地址或者病人的情况。如果病人有常年吃的药物或者之前的相关就诊报告,最好也一起带着。同时清理病人附近的障碍物,以便救援担架车方便推至病人的身边。
接下来我们再谈一谈诊所和医院的区别,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去诊所,什么情况下应该去医院,帮助你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获取医疗服务,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诊所
诊所是新加坡医疗系统的基础部分,遍布社区,方便快捷。一般不管是居住在公寓或者是在组屋的社区当中都有诊所作为该社区的基础配套的一部分。
特点:
规模较小:诊所通常由一名或几名医生组成,提供初级保健服务。
服务范围:包括普通感冒、轻微外伤、常规检查、疫苗接种等。诊所也可以开药和做一些基本的化验。
方便快捷:诊所遍布社区,通常无需预约,可以直接前往。通常诊所在新加坡居住区旁边
特殊的诊所:
*专科诊所(Specialist Clinics):提供特定领域的专业医疗服务,如牙科、皮肤科等。如果有特别的健康问题,需要专业医生诊断和治疗,可以选择专科诊所。
诊所总结:平时感冒咳嗽、发烧等轻微症状就去居住或学校附件的诊所就诊,需要休息时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对应天数的病假条(MC)用于在家修养。
医院
医院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设施,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和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新加坡的医院能够执行更多功能性和处理更加复杂的病例(*诊所无法就诊时会医生会建议前往医院)。
特点:
规模较大: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多科室,可以处理复杂和严重的疾病。
服务范围:涵盖急诊、手术、住院治疗、专科检查等。
急诊服务:医院设有急诊部门,24小时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种类:
综合医院(General Hospitals):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科室。适合处理急诊、手术和住院治疗。
专科医院(Specialist Hospitals):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医疗服务,如妇产科、儿科、眼科等,提供更专业和深入的治疗。
医院总结:在半夜突发恶疾或感觉到身体极度不舒服难以忍受时,可前往各大医院的急诊处就医。大医院的医生也会根据病情来观察是否需要住院观察或根据病例情况开具对应天数的病假条(MC)用于在家修养。
简单来说,如果是轻微或常见的健康问题,可以选择去诊所就诊;如果是紧急或复杂的健康问题,则应立即前往医院寻求治疗。
希望这篇新生入学攻略能帮助你在新加坡顺利应对各种健康问题,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果有任何疑问,随时可以课程PE或学生事务部寻求帮助。祝大家在新加坡的学习和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