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有两场婚礼,我只有机会参加一场,当然全程戴着口罩。跟友人刚刚稍微靠近一点,就被安全大使上前阻止。可以理解,我们都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于是我们戴着口罩拍最多五人的合照,比心,隔着一米远互相问候。
朋友夫妇真是好运连连,他们被分配到一家非常棒的大酒店,隔离十四天,费用两千六包三餐,任选中餐泰餐西餐。酒店房间宽敞舒适,巨大的落地窗风景绝佳,与金沙隔河相望。我开玩笑说你们可以度蜜月啦,人生难得有这样的经历。
几个月前另一对朋友夫妇从新山回新加坡,隔离在一个很差的酒店,据她说地方太小了,以至于她无法放下一张瑜伽垫做瑜伽。她试图联系政府,愿意增加费用,换一个好一点的酒店,结果也是徒然。
她的花费可一点都不少,21天酒店费用$3900 + $160X2(检测费) + $120X4(检测费) = $4700,真是口袋破了一个大洞。 我算了一下他们两家平均每天的酒店费用都是$185/天,据说分配的酒店是随机的。我腹诽酒店的高级程度大概跟客人的出发地有关。
十天里我接触过的每个人都被卫生部通知检测,但政府工作人员没有问我去过哪里,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必须居家隔离。目前为止检测结果都出来了,大家都是阴性,包括我的家人。政府的工作外松内紧,并没有放任。自费的检测费用每人一百多到两百,但是我的检测和被通知的朋友们检测都是免费的,看来政府这部分支出不少。
第五天 迎接每一天 一早起来就知道好了,喉咙疼痛轻多了。昨晚在床上看YouTube模拟一些游泳陆地练习,想运动,显然体力也大大恢复。
没有游泳,天天躺在床上刷手机,后背更疼了。今天的病例过千了,很多人在留言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焦虑和恐慌。我不由得想起朋友拍的婚礼视频,那些欢乐的景象。我们是同一种人类吗?被一个小小病毒吓得门都不敢出了。为什么他们可以那么快乐?仅仅是文化的不同吗?
我是新冠病患,我发烧没有被收入医院,我是居家康复,该恐慌的人是我呀。可是我觉得挺好啊,就像经历了一场感冒,之后我的体内会有更强大持久的抗体,可以应对更诡诈更险恶的变异病毒,这可不是我的臆想,是《柳叶刀》上专家根据研究数字得出的结论。
刚才用了ART抗原自检,检测棒出现两条红线,表示体内还存有病毒。不急,政府应该最后一天会派人测试,确定转阴才会结束隔离。
拉开窗帘,阳光灿烂,鸟儿欢快地唱歌,王帅帅无法跳出窗外捉鸟,急的直叫。我也想给王帅帅自由,我放他去走廊散步,他经常是趴在门口,我就搬个板凳陪他。最后几次他跳上走廊围墙,吓得我心脏病几乎发作,赶快用美食引诱下来。这个不知深浅的家伙失去了我的信任,现在只能隔窗望着窗外的鸟儿。
我朋友的视频给了我启发,不要为了活着而活着,生活要有质感要有快乐,就像我患病之前在《新加坡眼》文章后面留言说的:
“拿勇气来吧,这场疫情灾难是全球性的,大家面对同样的灾情。如果到最后全世界的国家都群体免疫了,个别国家要永远关着吗?闭关锁国只会带来经济停滞与落后,这是大家早就明白的道理,并且曾经为之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这个病毒传染到现在,毒性看似已大大减弱,尤其对打过疫苗的人。外国疫情初起之时,有些人走在路上就倒下了,有人被强制隔离丢下家里的婴儿无人照顾,更不要说丢在家里的宠物被活活饿死。现在早已不是这种情况。
没什么好怕的,不要新冠没得上,自己天天忧心忡忡患得患失先把自己吓死了。不要惶恐不要焦虑,拿出尊严和体面来,优雅镇定地迎接每一天。”
第六天 后记
昨天我ART检测结果还是阳性,今天检测就阴性了,可见这个自我检测还是很准的。
政府派人送了一份文件,说我在第六天可以到政府指定场所接受PCR检测,只要测试结果阴性即可解除隔离,或者自文件签发日(确诊之后第五日)至第九日中午十二点隔离结束。
若我隔离违反条例可罚款一万新币或坐牢六个月,也可能二者兼施。
也就是说,如果PCR测试阴性,现在就可以解除隔离,但我无法联系到他们,热线永远打不通,依法我不可以出门。
信中也说我从阳性那天算起,270天内无需再做新冠测试。
谢谢耐心看完,付出宝贵时间,祝中秋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图源:滨海湾花园脸书)
(本文来自《新加坡眼》读者焚琴煮鹤,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媒体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