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有兩場婚禮,我只有機會參加一場,當然全程戴著口罩。跟友人剛剛稍微靠近一點,就被安全大使上前阻止。可以理解,我們都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於是我們戴著口罩拍最多五人的合照,比心,隔著一米遠互相問候。
朋友夫婦真是好運連連,他們被分配到一家非常棒的大酒店,隔離十四天,費用兩千六包三餐,任選中餐泰餐西餐。酒店房間寬敞舒適,巨大的落地窗風景絕佳,與金沙隔河相望。我開玩笑說你們可以度蜜月啦,人生難得有這樣的經歷。
幾個月前另一對朋友夫婦從新山回新加坡,隔離在一個很差的酒店,據她說地方太小了,以至於她無法放下一張瑜伽墊做瑜伽。她試圖聯繫政府,願意增加費用,換一個好一點的酒店,結果也是徒然。
她的花費可一點都不少,21天酒店費用$3900 + $160X2(檢測費) + $120X4(檢測費) = $4700,真是口袋破了一個大洞。 我算了一下他們兩家平均每天的酒店費用都是$185/天,據說分配的酒店是隨機的。我腹誹酒店的高級程度大概跟客人的出發地有關。
十天裡我接觸過的每個人都被衛生部通知檢測,但政府工作人員沒有問我去過哪裡,檢測結果出來之前必須居家隔離。目前為止檢測結果都出來了,大家都是陰性,包括我的家人。政府的工作外松內緊,並沒有放任。自費的檢測費用每人一百多到兩百,但是我的檢測和被通知的朋友們檢測都是免費的,看來政府這部分支出不少。
第五天 迎接每一天 一早起來就知道好了,喉嚨疼痛輕多了。昨晚在床上看YouTube模擬一些游泳陸地練習,想運動,顯然體力也大大恢復。
沒有游泳,天天躺在床上刷手機,後背更疼了。今天的病例過千了,很多人在留言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焦慮和恐慌。我不由得想起朋友拍的婚禮視頻,那些歡樂的景象。我們是同一種人類嗎?被一個小小病毒嚇得門都不敢出了。為什麼他們可以那麼快樂?僅僅是文化的不同嗎?
我是新冠病患,我發燒沒有被收入醫院,我是居家康復,該恐慌的人是我呀。可是我覺得挺好啊,就像經歷了一場感冒,之後我的體內會有更強大持久的抗體,可以應對更詭詐更險惡的變異病毒,這可不是我的臆想,是《柳葉刀》上專家根據研究數字得出的結論。
剛才用了ART抗原自檢,檢測棒出現兩條紅線,表示體內還存有病毒。不急,政府應該最後一天會派人測試,確定轉陰才會結束隔離。
拉開窗簾,陽光燦爛,鳥兒歡快地唱歌,王帥帥無法跳出窗外捉鳥,急的直叫。我也想給王帥帥自由,我放他去走廊散步,他經常是趴在門口,我就搬個板凳陪他。最後幾次他跳上走廊圍牆,嚇得我心臟病幾乎發作,趕快用美食引誘下來。這個不知深淺的傢伙失去了我的信任,現在只能隔窗望著窗外的鳥兒。
我朋友的視頻給了我啟發,不要為了活著而活著,生活要有質感要有快樂,就像我患病之前在《新加坡眼》文章後面留言說的:
「拿勇氣來吧,這場疫情災難是全球性的,大家面對同樣的災情。如果到最後全世界的國家都群體免疫了,個別國家要永遠關著嗎?閉關鎖國只會帶來經濟停滯與落後,這是大家早就明白的道理,並且曾經為之付出過沉重的代價。
這個病毒傳染到現在,毒性看似已大大減弱,尤其對打過疫苗的人。外國疫情初起之時,有些人走在路上就倒下了,有人被強制隔離丟下家裡的嬰兒無人照顧,更不要說丟在家裡的寵物被活活餓死。現在早已不是這種情況。
沒什麼好怕的,不要新冠沒得上,自己天天憂心忡忡患得患失先把自己嚇死了。不要惶恐不要焦慮,拿出尊嚴和體面來,優雅鎮定地迎接每一天。」
第六天 後記
昨天我ART檢測結果還是陽性,今天檢測就陰性了,可見這個自我檢測還是很準的。
政府派人送了一份文件,說我在第六天可以到政府指定場所接受PCR檢測,只要測試結果陰性即可解除隔離,或者自文件簽發日(確診之後第五日)至第九日中午十二點隔離結束。
若我隔離違反條例可罰款一萬新幣或坐牢六個月,也可能二者兼施。
也就是說,如果PCR測試陰性,現在就可以解除隔離,但我無法聯繫到他們,熱線永遠打不通,依法我不可以出門。
信中也說我從陽性那天算起,270天內無需再做新冠測試。
謝謝耐心看完,付出寶貴時間,祝中秋闔家團圓,幸福安康!

(圖源:濱海灣花園臉書)
(本文來自《新加坡眼》讀者焚琴煮鶴,為作者觀點,不代表媒體立場)
